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60章 曾经与如今

作者:深静堂书名: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更新时间:2020/09/18 23:02字数:1106

  

翌日一早,沈采萱嘱咐了沈采薇等人几句,便领着沈世华外出采购了。

结束了采购任务,沈采萱并没有立刻返回,而是来到了府城的南门附近。

青州府城三面环山,府城的东门、西门和北门之外皆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惟有南门之外并非山峦,而是一条宽广的江流。

江流靠近南门的那一段设有一个码头,名为南门码头。

南门码头上停靠着数不胜数的船只,往来着络绎不绝的人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看到那些在码头上辛苦扛活的力夫,沈世华不禁感慨万千。

就在不久之前,自己还是其中一员,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几乎每天都在为赚取一点微薄的工钱而拼死拼活。

而今,自己在繁华的府城有了立足之地,有家又有业,再也不用外出讨生活,过上了殷实安稳的日子。

不过短短数日,自己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与如今,人生的境遇可谓是天差地别,恍如隔世。

沈世华心中感慨不已的同时,跟着沈采萱在这一带四处转悠,从喧闹的码头转悠到了附近的巷子里。

这条巷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并不宽阔的道路两边不仅食肆、茶寮和酒馆等林立,还有布行、客店和车马行,可谓是衣食住行一应俱全。

沈采萱拉着沈世华一间商铺一间商铺的逛过去,逛了半天,又热又渴,眼见前面不远处有间茶寮,便抬脚走了进去。

直到落座,后知后觉的沈世华才想起来要问一问来这儿的缘由。

“四娘,咱跑来这儿做什么呀?”

“实地考察呀。”沈采萱道,“倘若要将咱家的生意做大做强,光有一个陶然居可不够,远远不够,还得要设法开设其他铺子。

“开铺子,首先得要有铺面。城里的铺面我找人打听过了,比较紧俏,一时之间很难找到合适的,而且租金都不便宜。我思来想去都觉得不大合适,就想到城外来看看。

“我寻思城外最适合做生意的地方就是南门码头这一块了,今儿个亲自过来一看,果然,不仅租金远比城里的便宜,而且客流量还很大,确实蛮适合做生意的呢。不出意外的话,我将在这儿开一间食肆。”

沈世华点了点头,说道:“温阳县城位于清川江畔,城外设有一个很大的码头——温阳码头。之前,我就一直在温阳码头上扛活。我听人说过,清川江东西绵延数千里,贯穿数个州府,沿岸设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码头,府城外的南门码头也是其中之一。

“温阳码头我很熟,那儿几乎每天都会停泊很多条客船,许许多多的旅客在那儿上下船。眼前这个南门码头看上去可比温阳码头大多了,料想途经这儿的旅客只多不少。这么多的旅客,其中必定有人要吃饭的,在这儿开间食肆,出售饭食,不愁没有客人上门。”

沈采萱算计道:“不仅仅是旅客,还有码头上的力夫,也是食肆的重要客源呢。”

“力夫?”一直以来,沈世华都对沈采萱做生意的手段十分信服,可听到这儿,他不禁摇了摇头,苦笑道,“四娘,原来你不光想做旅客的生意,还想做力夫的生意啊?唉,我劝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就别想着能够在力夫身上赚到钱了。”

沈采萱挑眉,显然不赞同沈世华所说:“为何要死心?力夫干的可都是重体力活,体力消耗极大,必须要吃饭补充体力。开间食肆,供应价廉物美的饭菜,应当不难将力夫招揽上门,如此一来,何愁不能从他们身上赚到钱呢?

“当然了,我也清楚,力夫手头不宽裕,要想从他们身上赚到大钱,那是不可能的。但,大钱赚不到,赚点小钱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眼前沈采萱如此乐观,沈世华缓缓摇了摇头,说道:“确实,在码头上扛活的,要是什么都不吃的话,很难扛得住,要想坚持一整天,或多或少都得要吃点东西。

“可问题是,要是家里的日子过得去,谁乐意来码头上卖死力气?选择来码头上扛活的绝大多数人都手头拮据,恨不能将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哪里舍得花钱买饭吃?据我所知,力夫基本上都是自备干粮。”

说着,沈世华道出他的亲身经历:“每次来码头之前,我都会事先准备两个馒头或是一张大饼。倘若当天能够揽到活儿,便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拿出馒头大饼来,就着江水吃下肚去;要是当天没能揽到活儿,就把馒头大饼带回去,留着下一顿吃。”

这话一出,饶是沈采萱心肠颇为刚硬,也忍不住鼻子一酸,心中破口大骂,将严氏等人骂了个狗血喷头。

沈采萱“怒其不争”,没好气的说道:“温阳码头我去过,那儿的阳春面五文钱一碗。你在码头扛一天活儿,再怎么着也能赚个三四十文钱吧,就不能花钱买碗热腾腾的面条吃么?江水就干粮,亏你想得出来,也不怕吃出毛病来!”

江水可不是河水、井水,浑浊得很。

未经澄清、没有烧煮的江水很不洁净,直接饮用,搞不好会得肠胃炎。

到那时,腹痛、腹泻那是轻的,就是丧命都有可能。

要知道,古代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有时候,就算是小毛小病也未必能够治好,然后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一命呜呼。

喝江水喝死了,找谁说理去?只能认栽。

一想到这儿,沈采萱就气不打一处来。

“哪里有三四十文钱?温阳码头上,力夫一天的工钱普遍是三十文钱,有时候,雇主压价,只肯给二十五文钱,甚至二十文钱。不过,偶尔也有给四十文钱一天的。”

话到此处,沈世华脸上流露出感激的神se :“有一回,林记商行急着要将一大批货运走,便雇佣力夫连夜搬货上船。那天晚上,我也去了,不仅领到了四十文钱的工钱,半夜的时候,还补了一顿夜宵——白菜猪肉包配萝卜骨头汤,啧啧,油水可足了,那可是过年才能够吃上的好饭食啊!林记商行,厚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