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英雄无双 外记 二十八 明元郭皇后

作者:竹叶小刀书名:三国之英雄无双更新时间:2020/10/29 17:23字数:2168

  

在研究或者在编纂三国后期历史的时候,尤其是魏国历史时侯,总是把目光集中在司马懿父子和曹爽争权以及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的政治大屠杀,而忽视了魏国皇室一个重要的一个人,那就是魏国第三个太后,也是第二个郭姓氏的太后(第一个是郭女王)。

三国时期的魏国明帝的太后郭氏是在曹睿病逝前一个月被册立的,她是关中西平人,家族是当地的豪强,她在曹魏政权中是代表关中地区豪强利益的,关中派在曹魏后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和河东派关系最密切的政治集团之一,关中派有钟繇(钟会的老爹)、张既、郭淮等人,关于这个派系值得深入地研究一下。

曹艹 起家在兖州,发展在颍川、徐州,鼎盛时是平定河北。关中地区由于历经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稀少,其地方豪强在曹魏政权的实际影响力很弱,在贾诩、张绣支持曹艹 前,许昌的朝廷几乎没有关中派的代表,在平定河北后,贾诩为了避免猜疑,不进行社会交往,这以后关中地区的代表人物就主要是钟繇了,又因为他是颍川人,和当地的豪强地主关系密切,深受曹艹 器重。钟繇曾担任关中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他的主要亲信和社会关系都在关中,在曹魏掌权的郭太后在三少帝时期,“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于太后而后施行。”那么钟繇和郭太后是什么关系呢?

钟繇本身就和郭氏有密切的关系,郭氏在颍川也是重要的地主豪强,后汉时期颍川的郭躬、钟皓、陈寔都是以精通法律闻名,关系密切。曹艹 在进攻徐州时,兖州叛乱,仅有荀彧、程昱等人守卫的3个城市,当时的豫州刺史郭贡帅数万人要配合张邈、吕布等人进攻兖州,幸亏荀彧去劝说郭贡保持中立,才避免了曹艹 的彻底失败,荀彧和郭贡的交情肯定不一般,郭贡估计也是颍川豪强,另外荀彧向曹艹 推荐的郭嘉也是颍川人。钟繇的姐姐也嫁给了郭氏,根据《三国志》庞德传注解:庞德杀死的袁绍河北集团的大将郭援就是钟繇的外甥,可见钟繇与郭氏也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而曹丕的皇后也是郭氏,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曹丕刚刚即位就重新任命了钟繇,不久就又担任了太尉。在曹魏政权的朝廷中关中派的势力开始很小,但在宮廷中由于钟繇与郭氏的姻亲关系,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曹睿的郭皇后也是关中人,她摄政时期关中派在朝廷已经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史书记载曹睿托孤时是刘放、孙资破坏了燕王曹宇等人辅政,让司马懿和曹爽辅政,这是错误的,不能想象两个宮廷文书能决定国家的政治体制。但是两人提出的曹丕订的诸侯不得参政的借口,毫无疑问是他们背后政治集团的态度。根据太和五年八月载的诏书可知,曹丕下令不许诸侯在京城,“谓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关诸盛衰”,这正是当时朝中反对燕王的理由,也是郭太后从后宮走向前台的依据。燕王和曹肇代表的是兖冀派和徐豫派政治集团,而关中派的郭太后利用曹真和司马懿长期驻守关中的特殊关系,联合他们,最终确立了太后摄政,司马懿和曹爽辅政的政治格局,是郭太后挫败了曹肇瞒着皇帝把司马懿调往关中,阻止司马懿接受托孤辅政的隂 谋。由于燕王和曹肇被罢黜,兖冀派和徐豫派转而支持曹爽,因此郭太后当时的政治影响依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后来甚至遭到废黜。正始四年曹爽就立冀州豪强的女儿甄氏为皇后,而河东派的政治影响主要在军事领域,大多在边界,所以曹爽当时在朝中可以说是权势熏天。但是由于他过分跋扈专权,任人唯亲,打击其他各派的贵族,把郭太后幽于别宮,罢免了卫臻、卢毓、孙礼等人,尤其是要害司马懿的姻亲杜恕,终于酿成了嘉平之变。

曹爽被罢黜后,被司马懿救出的郭太后重新把持了朝政,并且得到了其他各派的支持,她纵容曹爽余党等人打击和迫害王凌,逼死了这位河东派元老,在司马懿病逝后不久,又立她的亲信关中派张缉的女儿为皇后,逐步控制了曹魏政权。她通过联合河东派,控制其他各派,突出关中派来进行统治,她基本执行的是钟繇和其他一些派系要求复古的政策,但是此时的关中派和河东派表面上还是非常友好的盟友。在《三国志》中表现她权势的事情除了立皇后外还有,追封她的同乡同宗郭修,为郭嘉在太祖庙中举行祭祀等,郭嘉只是个司空祭酒,一个幕僚受到祭祀是十分罕见的,也应该是由于他是郭太后的同宗,才能享受这一荣誉,另外表现其权力的是在对待皇帝的态度上。

关于曹魏政权的两个皇帝曹芳、曹髦的结局一直是人们抨击司马氏的口实,但是只要仔细研究《三国志》的有关记载,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客观真相是这样的,根据齐王本纪和裴注魏书记载,齐王被曹爽带坏,只知玩乐游戏,甄后死后,曹芳想立自己宠爱的王贵人为后,但郭太后立了自己的亲信张缉的女儿为后,皇帝十分不满,后来张缉牵连谋反被杀,张皇后被废,皇帝终于立王贵人为后,这引起郭太后不安,于是让司马师召集大臣罢黜了曹芳。说是司马师借太后的名义废了曹芳是缺乏根据的,如果司马师因为杀了张缉,废了张皇后就可以了,他和皇帝没有什么利害冲突,没必要废一个只知道玩乐的皇帝,何况天下都知道其父亲受托孤之任,自己废帝是不孝,在政治影响上会很坏。在毋丘俭讨伐司马师的檄文中,虽然也有他废帝的罪名,但可以明显看出是后人所加,也恰好证明了废黜曹芳是郭太后的主张。在以后她不听司马师和众臣立彭城王的意见立了曹髦,彭城王是曹睿非常器重的人,又是有德的长者,而郭太后立十四岁的曹髦,进一步表明了她的独断专行。

以后曹髦被杀几乎成了司马昭最大的罪状,这其实也是冤枉了司马昭。不要以为郭太后是完全被司马氏集团艹 纵和控制的傀儡,是一个懦弱平凡的女人,她是关中派的领袖。钟繇虽然为人公允端正,但是个主张严刑峻法的复古派,郭太后的政治观点也是重刑罚,她的亲信,钟繇之子钟会更是如此,他写了《道论》实际是主张刑名,在成都要坑杀众将,让人怀疑在淮南要坑杀吴军战俘的会不会是他,和曹艹 在官渡坑杀袁军是一个行为模式,曹艹 和钟繇的观点是一致的,都主张严刑峻法。而郭太后也不是心慈手软的女人,裴注魏书载,她在守母丧期间,因为皇帝和后宮游乐如故,她一怒之下杀了皇帝宠爱的张美人,还不许皇帝为她举丧,可怜的曹芳只好偷着去哭送,不敢让郭太后知道。然而她立曹髦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是她犯的一个重大失误,这个曹髦可不想受她的摆布。

东海王传记载:东海王性严暴,闺门之禸 ,婢妾之间,多所残害,其子曹髦也是个暴躁的人,每次聚会由于其宠信的司马望离皇宮远,专门为他配有追风车,急速招至皇宮。他性格专断,惟我独尊,在即位典礼上由于举止高傲,就引起了司马师的担忧。毋丘俭叛乱后司马师亲征平乱,在归途中病逝,皇帝下诏不让司马昭回朝。这是对关中派、河东派的分化,虽然钟会、傅嘏这些关中派按照郭太后的指示,依然支持司马昭回朝,但这加剧了皇帝对由郭太后和司马昭执掌军政大权的不满。洮西兵败使关中地区的曹魏势力损失殆尽,由于邓艾在上邽的胜利,河东派在关中的势力也占了上风。而皇帝在朝廷上却监督众臣作诗,由于陈骞、和逌写的慢,就受到批评,皇帝的跋扈使他在群臣中日益孤立。与此同时郭太后正和其他派系共同督促司马昭施行五等制。随着年龄的增长,皇帝对太后和司马昭专权日益反感,尤其在宮廷和郭太后的冲突日益激烈,在司马昭平定淮南后不久发生了宮廷禸 乱皇帝被害,这是郭太后和皇帝的直接冲突。史书中这一事件的经过在郭太后诏书和司马昭的上书中有详细的描述。

由于受“司马昭之心”的影响,很多人却误认为是司马昭所为。首先事件是发生在皇宮,关于贾充在相府让成济害死曹髦的描写是不真实的,因为成济是太子舍人不会在相府,其次是贾充当时是廷尉不是中护军,整个事件的起因和过程大体如郭太后和司马昭所述。也不会是司马昭编造的太后诏书,因为诏书中有明显指责司马昭的言辞。如太后说曾经数十次让司马昭废了曹髦,并且用了“吾语大将军,不可不废之,前后数十”这样的措辞,都含有对司马昭埋怨的态度。成济是郭太后的亲信,在司马昭等众臣要求严惩他时,太后还为他求情,如“以谓济不得便为大逆也”。另外对曹髦的安葬问题上,太后要用民礼下葬,也与众臣不同。在这一事件中郭太后的行为虽然是正当的,但是其声望还是受到了很大打击。尽管郭太后不久立十五岁的曹奂为帝,谋求继续挟幼主专权,但由于司马昭的势力不断增长,太后的权力只限于在关中地区的钟会等少数亲信,即使关中派有很多人也转向司马昭,比如钟毓、魏舒、傅祗等人。但是由于在复古实行五等制的立场上得到其他派系的大力支持,她依然能够在朝廷执掌大权。

在复古实行五等制的问题上,郭太后等人对司马昭实加了很大压力,这在《三国志》记载的司马昭被迫多次辞让晋公中可以看到,尽管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与郭太后的政治观点不同,但是俬 人关系由于政治利益缘故,始终保持友好亲密的关系,这也和司马懿父子曾经三次救了郭太后有关。那么司马氏和郭氏的关系如何呢?根据《三国志》后妃传裴注记载,晋诸公赞曰:“德字彦孙。司马景王辅政,以女妻德。妻早亡,文王复以女继室,即京兆长公主。景、文二王欲自结于郭后,是以频繁为婚”。这个郭德是郭太后的亲戚,出继给另一皇族甄氏,郭氏在宮廷的势力是非常大的,根据《三国志》杜恕传的裴注记载的孟康,与曹丕的郭后同是安平人,黄初中,以与郭后有外属,并受九亲赐拜,遂转为散骑侍郎。是时散骑侍郎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而康独缘妃嫱杂在其间,故于时皆共轻之,号为阿九。

在灭蜀战争中,郭太后终于迫使司马昭接受了晋公的封号,为实行五等制铺平了道路,但是由于各派在如何分封上,为争权夺利各不相让,矛盾激化,连郭太后都无法平息,导致她心力交瘁,不久病逝。随后朝廷封司马昭为晋王主持分封,开始实行五等制,但是分封的规模还是受到限制,这是因为河东派是主张郡县制的,反对分封复古,但是从现有的史料看,郭氏依然在分封中受到很高的待遇,众臣在把司马昭推举为晋王后,才可以获得封公爵的权利,可是在咸熙初开始实行五等制时,封的公爵数量还是很少的,可以知道的公爵有司马孚被封为长乐公,另外就是郭太后的两个亲戚,前面那个郭德被封为广安县公,郭建被封为临渭县公,而其他众臣直到后来拥立司马炎即位后,才获得了公爵、侯爵等更高的爵位。作为宮廷派(关中派)首领的郭太后的专权,在曹魏历史上长达近二十年,其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以后的晋朝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值得人们重视,进行认真的研究。

公元263年年底,当成都传来平蜀的胜利消息时,已经获得诏书发布权而形同摄政女皇帝的郭太后却死去了。又隔二年,曹魏自称“天禄永终”,宣布禅位于晋。不过,沉湎于喜庆之中的新王朝并没有忘记郭氏家族在王朝更迭中的特殊贡献,对其厚赏有加,郭建、郭德等三人“位特进”,显贵于当世。特别是郭德死后,晋室还赠他“中军大将军、开府侍中如故,谥恭公”。笔者以为这多少还是有点讽刺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