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高升:我在名企打拼的日子 第018章:减薪措施

作者:鬼吹箫书名:职场高升:我在名企打拼的日子更新时间:2020/11/20 16:12字数:1072

  

查看了新闻,一夜之间只看到到处都是金融危机的威力。手机版地址:m..网 这场金融危机放到外面导致美国的什么雷曼兄弟倒闭,放到我身边就是很多原先还没找到工作的应届大学生,如今的工作就更难找了。

那些人中,就有我认识的一些同学。比如大学期间和我关系很好的叫徐俊的同学,听说他在上海找工作期间,可怜得只能晚上睡在地铁站里面。还有我一个从安徽财经大学里毕业出来的同学,现在在做快递员,根本和“财经”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比较一下外面的情况,我知道公司领导并没有骗我们的理由,然而任何人都是难以接受工资突然被减少这样的事实。不管怎么说,就算再怎么金融危机,好歹等到我们正常的工资到手再“危机”吧。

当然抱怨归抱怨,相对于裁员来说减薪无疑是安定人心的一个最好的定心丸,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出去之后谁都不会要的大学生来说。要知道现在的工作非常不好找,一旦被裁掉的话,想找一个像q公司这么大的企业来生存的话,恐怕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

小小的减薪消息一下子将车间里所有人的话题全部吸引了过来,而在工作之余,我们大学生团队也会聚集到一起,分析金融危机下公司裁掉我们的可能性。

我们分析了,按照先来后到的理念,如果要裁员的话,我们这批连正式工都不算的人一定是第一批被裁掉的对象。 不过出于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我们分析之余得到的结果是绝对不可能裁员的

稍稍地算了一笔账:当初公司将我们招进来的时候,加上安家费和培训等一大堆的费用,公司在每个大学生的身上平均投入要超过五千块钱。据说三批分别进入公司的大学生人数总共加一起超过一千。

也就是说,为了培养我们这一千个大学生,公司直接花掉了超过五百万的钞票。然而五百万虽然投入了,但目前我们还没有进入到价值创造期,如果那么轻率地就将我们给裁掉的话,那么公司就亏大了。除了这,假如金融危机过去的话,招千把个车间员工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过招千把个大学生的话就没那么方便了。

推测终究是推测,公司具体细则也没下发下来。在这样的忐忑心理下,我们每天都在关注新闻,关注事态的扩大程度,又俬 下打听了其他汽车厂家是如何面对金融危机的。结果我们发现,似乎所有的汽车厂家对员工所采取的措施和我们公司是大同小异的。听说某公司为了最大化地留住员工,竟将原来坐办公室的高管拉下去当了门卫,用这招苦肉计一方面实现顺利减薪,另一方面尽可能地避免人才流失。

关于金融危机的新闻每天都在播报,连我在上海码头上开定点起重机的弟弟也告诉我说最近进港的货物减少了很多,他现在一个月也只能干十天的活。

盛传在大家的口中不断发酵着,然而关于金融危机的八卦也不能当饭吃。即便我们推测的再如何厉害,也依旧无法破解十五号工资减少的事实。果真,当十五号那天查完工资卡后,上面的数据让所有人都是大跌眼镜。

其他人惨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告诉各位,原本我预计的可以拿到将近两千块钱的工资,现在在工资卡上体现只有八百零几块钱。具体多少数字我是忘记了,但当时自己的心里落差还是非常大的,即便之前已经知道工资将要降低了。

头一次领到和实际劳动支出完全不对等的,象征性的工资,大家自然是心中非常不甘心的。虽说大多数人都对这样的工资采取忍的态度,但还是有一大批人选择了辞职:拿到工资之后立刻跑到工段长那里递交了辞职信,更有甚者拿到工资后连个声都不吭,便在第二天上班后直接甩手不见了人影。

当时没做多想,不过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减薪对公司来说恐怕也是最为理想的措施了。不管怎么说,减薪带来的人员流失总比直接裁员要少一点的。

当然,这样的措施还是有很多负面影响的。这样的减薪措施让那些自认为有能力的,在外面还能混的开的人果断地选择了离开公司,比如说班长陈豪、比如说小胖、郑爽还有毛浩,他们领完工资之后立马辞职。

公司这样做直接导致了真正的人才流失,而像我这种没什么本事的人,却很幸运地被留在了公司。而且随着金融危机的继续扩大,后期的减薪预期让还继续留在车间里的员工也处于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中。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大家见面的第一句话一般都是“你吃了么”不过那段时间里,我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发了多少”,然后相互比较相互抱怨着。发工资的那一天,我刚一下班的时候就碰到了这样一个哥们。

这个哥们姓苏,苏工是和我一起进车间的大学生,只是我在a线,他在s线上。这一天我们碰巧撞见了,然后见面第一句话自然也还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了。

“怎么样,上个月发了多少”我们彼此问着。

我如实地说着,却让他立马瞪大眼睛:“我擦,居然超过八百块了,我们那条线的大学生大多只有七百块钱出头。我更倒霉,上个月只不过请了三天假,也不知道是怎么扣工资的,到手居然只有四百五十块钱,艹 ”

其实这段时间我一直为自己只拿那么一点的工资而感到非常郁闷,不过此时居然被人说“那么高”,想想我都觉得好笑。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和他四百五的工资对比,我总算有了些安慰了。然而回到宿舍与其他三个分别在轿车一厂和轿车二厂上班的家伙对比了工资后,我很悲催地发现,我所在的这条据说是所有生产线中工资最高的生产线,我实际上拿到手的却在四个人当中排名倒数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