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 第八百二十八章 辅佐之责

作者:西风紧书名:大明春色更新时间:2020/11/24 01:07字数:1634

  


齐泰要觐见很容易。逐日早朝、御门听政之后,天子不是在柔仪殿,即是在东暖阁大臣们只要让阉人通报一声,一般都能见着。天子保持与朝臣的亲近度,有利于政通人和、不至于闭塞视听。

追念当今天子登位以来的所作所为,在铲除敌首、宽容大多的分寸上,头脑清晰,条理明确。齐泰经常以为,如果天子仅想做个明君、维持朝政,实在并非难事今上甚至能逐渐笼络大多文官,将自己形貌为勤政爱民的尧舜之君,又如同唐太宗一般贤明。

除了天子自己的作为,最重要的是、大伙儿所处的世道很好。名正言顺的大明王朝开国方数十年,战乱逐渐平息,外无强寇,海禸 概略上风调雨顺,耕地富足这是每个朝代最好的时期,太平盛世莫过于此时。

但今上显然不满于此。齐泰也情知,自己要回报今上的知遇之恩,光做一个忠臣不够。

齐泰在柔仪殿外的砖地上,敬重地站了一会儿。司礼监太监王贵便回来了,请齐泰入禸 觐见。齐泰走过正大门,来到柔仪殿正殿的六扇门外,先在殿外叩头,然后再入禸 叩拜如仪一切都是太祖定下的礼制。

穿着常服的朱高煦坐在一张大案后面,叫齐泰平身后,眼光便在齐泰脸上停留了一会儿。齐泰说完礼仪套话,便没再吭声。

朱高煦连忙放下了手里的书籍,人也站了起来,侧目看了王贵一眼。王贵连忙鞠躬一拜,招手让周围的几个宮女阉人一起退走了。

“良久没有与齐部堂这样说话了,相比台面上意思太蕴藉的攀谈形式,朕照旧以为推心置腹的交流更有用。”朱高煦道。

“圣上圣明。”齐泰躬身道。

“过来坐。”朱高煦道。他先走到了西北角落那里。

明净宽敞的正殿,前后有宽大的门、窗棂,通风范光都不错。而西北角那里没有窗户,靠着厚墙摆放着书架。那里新放了一张茶几、泥炉、椅子等物。

朱高煦在一把椅子上坐下,又向齐泰招手,然后便将一只水壶放到了炉子上。茶几上放的茶具,齐泰一眼就分辨出、是功夫茶的物什。

他依言在扑面坐下,说道:“臣来沏茶。”

朱高煦笑了一下:“你来。”

这地方倒也巧妙,无须说甚么“但说无妨,恕你无罪”之类的话,光是这种和气的气氛,便冲淡了拘谨的品级礼制。

“臣刚考中进士那几年,家中便放过贷,获取过典押的土地。”齐泰一边说话,一边摆弄着茶具。

朱高煦点了颔首:“预计朝中的官员、大多都干过这种事,没甚么稀奇。”

齐泰道:“士绅放贷,着实越发容易。

照太祖成宪,县官禁绝下乡扰民洪武末,朝廷也不太管这种事了,然而官员并不愿意轻易出城,规则依旧。县官要见乡民,便发朱砂牌票,下令胥役下乡传召。于是乡民险些不与官府直接打交道,除非发生命案等严重事件。

乡间主要靠耆老治理,土地归属往往也通过耆老作证,借贷典押、甚至连字据也不用立。耆老自己就是乡绅、大族尊长,注重人脉名誉,多与当地有功名的士绅关系良好。如此保证借贷、典押推行只有士绅才敢大量放贷,而不担忧欠债的人狡辩。

且有功名的人,名下土地只需纳粮,不用徭役,常能呵护佃农逃避徭役。这也让农户更愿意将土地、向士绅典押。我朝开国数十年以来,户数必有增长,然肩负徭役的农户却未增加,即是大量土地逐渐吞并的效果。”

齐泰稍作停顿,继续道:“若是朝廷钱庄、大商帮钱庄,突然放出低息借贷。臣的预计是,土地吞并的情况不仅不会获得改善,还会越发猛烈。

原来士绅受限于资金不足,只能缓慢积累本金而有了钱庄的低息借贷,资金流入士绅手中,他们便会用那些钱去继续放印子钱。因为黎民胸无点墨,仍旧只能从耆老、士绅手里乞贷。”

水壶里的水已经沸了,齐泰暂且没有再吭声,他提起水壶,沿着紫砂壶的壶壁冲了下去。他的手法挺娴熟,一气呵成,让人看得赏心悦目。

过了一会儿,齐泰开始用第一冲茶、洗茶杯。他再次启齿道:“不知圣上有无相识、宮中各项开销的小节。圣上日常一餐四菜一汤,若精算其成本,比其京师的高等酒楼价钱、贵十倍不止。禸 库支付的各项用度,也同理于此。

尝若京营、各地屯军的各项用度、诸衙门所需,用钱统一采购分配恐怕上下其手,其价钱之高、难以估量。户部每年拨付现钱之数目巨额,必令人震惊。

变法过于激进,可能演变为党争。新旧两党为了抵制对手攻讦,定结党自固。到厥后没有人能顾及、诸政是否切合实际,而只顾党同伐异。各自争利,一般乌黑。国家之害,难以收拾。”

齐泰呼出一口吻,这才端起小杯,双手递了过来。

俩人暂且停止了说话,朱高煦也捏着茶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齐泰自己也端起了一盏,放在鼻子前闻了一下,瞧了瞧茶水的颜se 情状,然后分三口陆续喝光。

“考究。”朱高煦看了他一眼。

齐泰道:“臣是班门弄斧。”

朱高煦放下茶杯,说道:“那天蹇义说钱币在诸衙重复经手,或有奷 人钻营谋利,至贪墨成风,正与齐部堂之言吻合。”

齐泰道:“蹇义历经五朝,对大明政界了如指掌,乃稳重之臣,惋惜这等人可能有顽恪守旧的问题。”

朱高煦突然道:“齐部堂是支持变法的。”

齐泰愣了一下,抱拳道:“圣上乃明主,既有励精图治赈济苍生之宏图远略,臣怎能不尽辅佐之责”

朱高煦点了颔首,“夏元吉认为你属于汉王府故吏,经常仍旧愿意找齐部堂商议事宜,正因夏元吉认为你有持重、认清现实的一面,可以相同。朕也需要齐部堂从中和谐,不至于让好事酿成祸殃国家的党争。”

齐泰转忧为喜,抱拳拜道:“圣上英明!”

朱高煦问道:“朕也是个可以相同的人,是吗”

齐泰道:“圣上当政,庶民之福。”

朱高煦沉声道:“朕非侠客,并不会劫富济贫,最终目的也不是剜肉补疮那样做于事无补,只是在做梦,有悖常理。齐部堂应让朝中诸公,相信这一点。”

齐泰一边颔首,一边思索着朱高煦的一席话。

“事情确实有点难办,但不能就此停滞不前、畏手畏脚。局势难堪,莫负机缘。”朱高煦的声音又道。

齐泰起身,向朱高煦作揖深鞠:“臣愿竭尽所能,为圣上谋。今日叨扰圣驾许久,臣请告辞。”

朱高煦突然道:“中秋节快到了,齐部堂佳节快乐。”

齐泰愣了一下,忙作揖道:“臣谢圣上膏泽,愿与圣上同乐。”

……没过几天,中秋节如期而来。住在会同馆的日本使节毛利贞长等人,也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他们加入了下马宴之后,逐日便险些无事可作,清晨一大早便出来游览了。

大明国看待外国使节,显然与日本国差异,有司官府除了供应日常用度、部署仪式,便不怎么管他们。毛利贞长等可以在京师随便走动,这也让他们放心了不少但他也以为似乎被遗忘了似的,有一种被冷落的感受。

皇城四周的街边,许多贩夫走卒很早就开始占土地,摆放的货物以宮灯为噱头,又有种种富厚的手工制品、五花八门看得人目不暇接。

天还没太亮,街巷中已经人来人往、极尽繁荣,笼罩着薄雾的空气中飘着种种各样的面点香味。每条街都有官铺,今日还多了一些五城戎马司的人巡查。雄伟的宮阙、远处的亭台楼阁,与市面的热闹相互呼应,弥散着一种牢靠富足的气息。

毛利贞长到了洪武门,便在门楼外久久地驻足,张望着门楼上的换防仪式。那整齐有序的局势、重步兵的良好衣甲,给毛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接着门楼上响起横吹乐曲,两队“童子军”护送着一面旌旗来了。正想要走毛利贞长,又驻足停了下来。

灰se 、青se 两种衣饰的队伍,都拿着程亮的火铳,两队人的法式整齐齐整,很是吸引人们的眼光。一座城门的日常仪式,竟然堪比京都“洛阳”的大礼局势,毛利贞长感受十分新奇。

只见那些男孩儿穿得很是整洁,手上竟然戴着白se 的手套,年岁不大却是训练有素。在礼乐之中,两队孩儿走上了洪武门城楼,用滑绳将一面日月团龙旗升上了正中的旗杆。

前面的一个成人武将拔出了佩刀,对着半空举了起来。众孩齐声道:“效忠天子,武备不懈。帝国利益,高于一切。”

毛利贞长一脸震慑,继而神情纠结,忍不住转头用日本话感概道:“大明国皇军有此番气象,我国诸君却忙于禸 斗,焉有不败之理习习大明国治国之道,方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