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第一千三十五章 日食

作者:朱郎才尽书名:寒门崛起更新时间:2020/06/20 18:12字数:1170

  

朱平安离开午门,快步赶到通政使司衙门后,发现这里的情况也有些不对。

通政使司衙门大门口怎么这么多人啊?!竟然夸张的排起队来了!大约有七八位官员在门口排队,等着通政使司衙门的接待官员登记造册。

这很不寻常的,往常自己来通政使司衙门的时候,可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发生什么大事了?

最近发生的大事就是杨师兄弹劾案了......难道说排在前面的这些官员都像自己一样,不惧嘉靖帝的口谕威胁,来为杨师兄求情的?

排在队伍末尾的朱平安想到这一个可能,心中忍不住就是一阵兴奋。

人多力量大,有这么多官员为杨师兄求情,那救下杨师兄的把握就又大了几分。

高兴之下,朱平安与前面排队的官员攀谈了起来,然后朱平安嘴角的弧度就枯萎了。

不是!

他们来通政使司递交奏疏,并不是来为杨师兄求情的,而是因为日食!

原来在今天上午大约巳时一刻的时候,外面发生了日食,他们都是来上疏嘉靖帝,主张行救护礼的。

这个时候,朱平安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怪不得上午在裕王府办公的时候,觉得外面鼓鼓闹闹的,还奇怪怎么着了,原来是发生了日食了啊。

“发生日食,自当行救护之礼。吾等身为臣子,自当上疏谏言,以尽职责。”

话题引起后,前面的这位官员与朱平安相谈甚欢。这位官员跟前面排队的官员都聊过,知道大家都是来此上奏谏言行救护之礼的,所以,他自然而然的也把朱平安归成了同类人,认为朱平安同样也是为日食而上疏的。完全不知道,排队的人群中出了一个“叛徒”。

“咳咳,然也,然也。”

朱平安咳嗽了一声,点了点头,嘴角抽搐了一下。

“《史记?天官书》云: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攘,正下无之......日为阳精,人君之象,若君行有缓有急,即日为之迟速。稍逾常度,为月所掩,即隂 浸于阳。亦犹人君行或失中,应感所致。圣上益当效仿先例,行救护之礼。”

前面的这位官员不知道是不是话痨,一边排着队一边引经据典的与朱平安聊了起来。

朱平安嘴上“然也然也”的简单应付着,脑中却是头脑风暴一样,思索了起来。

日食!

在朱平安看来,这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与人们主客观行为均无任何关联,不过,朱平安同样深知,对古人来说,这日食可是天大的事。

古代可是靠天吃饭的,种地离不开太阳。

日食是太阳部分消失了。

太阳消失了!!!!!地里的庄稼咋办?!这对靠天吃饭的古人来说,不啻于惊天动地的头等大事。古代民间以为,日食和月食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一种叫做天狗的怪兽吃了太阳和月亮,所以民间的老百姓会在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时候,敲锣打鼓放爆竹,以此来恐吓驱赶天狗,拯救太阳和月亮。

那为什么会天狗食日食月呢?

信奉“敬天保民”的古人深有研究,古人认为太阳代表着帝王,天子天子嘛,太阳就象征着皇帝,最典型的就是古人的天人合一学说了。

日食象征皇帝,发生日食,就代表着皇帝有灾难。日食、月食以及其他“过度”天象的出现,都是帝王失德、失政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历朝历代每当太阳、月亮以及天象异常时,按照惯例,皇帝和执政大臣都要修德、修政,例行救护之礼。

救护之礼是古代的一种“礼”,经过历朝历代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严格、规范的程序。钦天监预测京师及各地日食、月食时间,于前五月通知地方各处。凡是见到日食、月食持续达到一定时间的地方,都要行救护礼。日食时,京城的文武百官都要到礼部衙门行救护礼,月食的时候则要去太常寺衙门行救护礼。救护礼需要文武百官、顺天府、礼部、銮仪卫、钦天监等共同参与,期间还要打扫衙署,陈设香案,更换吉服、击金鼓、奏乐、上香、行三跪九叩救护礼等一系列程序。

总之,救护之礼都是惯例了,只要日食达到一定程度,按照惯例就得行救护之礼。

所以,昨日日食发生后,这些官员会来上疏谏言行救护之礼。

这样做,不仅可以彰显他们负责,还可以作为他们的业绩,更可以在嘉靖帝面前刷刷脸(当然,极度正直负责的官员除外)。历史上,很多官员在发生日食时就是这么做的,效果很理想。

他们的这些心思,朱平安都明白。

但是,朱平安可不这么认为,朱平安觉的他们太一厢情愿了,结果会跟他们的预期南辕北辙的,结果会令他们哭的很有节奏。

朱平安很了解嘉靖帝帝,可以说是大明最了解嘉靖帝的几个人之一了。在现代的时候,正史、野史等等,朱平安看了太多关于嘉靖帝的记载了。

日食,行救护礼,其背后还有更深的隐含词。

日食行救护礼,隐含词是君王有难,君王失德,君王不善政,君王违背天意等等,总之差不多可以和君王有过错划等号。日食发生后,行救护礼的一部分是帝王进行攘灾的修德活动,修德之礼的关键是“责躬”,也就是皇帝检讨自身行为,属于“罪己”的范畴了。

罪己?!

骄傲的嘉靖帝会吗?!愿意吗?

不用想,朱平安都知道答案,嘉靖帝连杨师兄的奏疏都接受不了,他能“罪己”?!

等等……

朱平安想到这忽然一顿,一股电流在朱平安脑海中一闪而逝,然后朱平安就再也站不住了,也不管马上就排到自己了,转身就往回走,直接离开了通政使司衙门。一边走,一边将袖子里拟好的奏疏,揉成一团。

“哎,小兄弟,你怎么走了?马上就到你了?”

前面排队的官员发现朱平安离开,不由对着朱平安的背影喊道。

“突然想起一件急事。”朱平安边走边回道。

“哈哈,不会是忘了带奏疏了吧?想当年,我第一次上疏,也是忘了带奏疏了。”

前面的官员笑着表示理解。

“大人好眼力。”

朱平安回头一笑,大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