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 翻译官 第 8 部分

作者:未知书名:高干 翻译官更新时间:2021/01/02 12:12字数:5848

  

电影里,女人是绕指柔,男人如百炼钢。

轮到我的身上,就恰恰相反,真是让人不平。

我在这一个路口调头,奔向外语学院。

我打乔菲的电话,没人接。

我在宿舍楼下打禸 线电话找她,仿佛一年前的一幕重演,同学告诉我,乔菲回家收拾行李。

乔菲

我回了家,跟妈妈说,我要去法国了。

妈妈说,你做梦啊?那你去吧。

是真的,妈妈,我给她看我已经办下来的签证,你看看。

她说,你随便拿个东西来骗我,反正我也没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我爸爸说,这是真的。邻居家也有小孩子去日本念书,他过来仔细看我的护照和贴在里面的法兰西共和国的签证。

这回信了吧?我过两天就走了,公派留学,一年以后回来。

他们接着就犯了愁,法国,东西比沈阳还贵吧?

妈妈说,生活费怎么办?

有政府提供的生活费。每月合人民币也有6000多块。

怎么这么多?学校给你的机会?他们问。

我想了想,妈妈,你记不记得去年来过咱们家的那位大哥?

她说,记得,记得,是他帮你办的?

我说是。

菲菲,你记得要报答人家。

我点点头,不过自己也心虚,我怎么去报答程家阳呢?有什么东西是我有而他没有的?

我收拾了行李,将它们托运走。自己一个人坐火车去了大连。我在这个城市的海边坐了很久,想起那次旅行,我与程家阳,飞机上的温言软语,相握着的手,彻夜的激情。如今成了一个人对一段情缅怀的禸 容。

程家阳

乘飞机,坐火车,我又一次来到她的家乡。

到了她的家,菲的爸爸在,我看过他的照片。

我用手比划着问他,菲去了哪里?

他用笔在纸上写道,回来不久,昨天已经回去了。

我一下子坐下来。旅途长,不要紧,扑了空,却让人顿觉疲惫。

菲的爸爸给我倒水,我谢谢他,一口饮干。

我写字给他看,说,我是菲的朋友,知道她要出国了,想要见一见她。您的心脏好些了?

好许多,谢谢你。

我得离开了,得去找她。这是一些钱,不多,请您收下。

他执意不肯,推推搡搡了半天。

我不得已,只得将钱收回。

我要尽快赶回去,在她走之前,见她一面,有些话,没有说过,现在想起来,后悔是可怕的感觉。

我在乔菲家楼下的小市场里找到一间鲜r铺,问老板:“5号楼的乔家,您熟吗?”

“两口子都是聋哑人?小姑娘学外语的?”

“对。”

“老邻居了。什么事?”

我从怀里掏出钱:“这是两千块钱,麻烦您周末还有过节的时候给他们家送些鲜r、排骨。”

老板用围裙擦了擦手,看看我,寻思了一会儿:“行啊,我给你打个收条。”

我把收条接过来,这样总算办成了一件事。

我马不停蹄的回去,乔菲的同学仍是对我说,她不是回家了吗?

“还没回来?”

“没有。”

“她不是已经去法国了吧?”

“没有没有,我们今天早上才替她收了行李。”

我松了一口气,好在她还没有走,那我就在这里等她。

可是这天下午,部里忽然就下了任务,我顶替生病的师姐去上海,为国际大律师年会作同声传译,为期两天。

可是,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这也太突然了,您怎么才告诉我啊?我连准备都没做呢。”我跟主任说。

“你大少爷突然失踪三天,让谁做准备了?”他抢白我,又转到我后面,拍拍我的肩膀,“再说,我也没办法啊,她突然病了,我怎么办?处里别人也没准备啊,还就得小程你出马。”

干这一行的,没有办法。军令如山。我只好祈祷乔菲不要在这两天离开。

会场如战场。

我本来状态不佳,没有准备好就上场翻译,绞尽脑汁,好在上海方面的同行素质不错,我们合作的翻译效果姑且算是理想。

在回来的飞机上,以为是稍稍打个盹,不小心就睡着了。迷迷糊糊的好像心神已不在此地,问空姐,她回答说:“这是国航去大连的班机。”

醒过来,是一个梦。

突然想起来,自己就笑了。对啊,怎么没有想到,菲会不会去了大连?我回去了,她想必也已经回来。见了面,要对她说,这一路,一定小心,用功读书,回来作了高级的翻译,为她的爸爸妈妈赚大钱。她的行李会不会很多?好在托运处我有熟人,超重多少,也没有关系。她带没带一些干菜?蘑菇,木耳,好吧,这个我来买。卫生巾倒不必,我也曾留意过,法国那边跟国禸 差不多的价钱。不过这个,不说也罢,免得她又说我是事儿妈。

这样想着,就好像归心似箭,下了飞机,脚下生风,一溜小跑的冲出通道,在出港口登上单位的车子。

车子还未走出机场,我的视线被对面大巴士上的巨幅广告吸引,艹 本精华洗发露的广告女郎,微微眯着猫一样的眼睛,黑se 的头发绸缎一样光亮。好像乔菲。

我的粗心在此时演变成不能挽回的错误,我都没有向上看一眼,没有看见坐在车里,即将踏上飞机的乔菲。

正文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乔菲

一直向西飞行了将近10个小时,当地的傍晚时分,我抵达巴黎。

取行李,出港,到处是高眉深目,低声说话的外国人,一转眼,原来已经来到陌生的城市。

我要去南方的蒙彼利埃,要到城里的火车站乘高速火车。一路打听上了大巴士,车子在夏天蒙蒙的细雨中穿过城市,驶向里昂火车站。

暮霭中的花都。

我这一路只觉得眼睛不够用。

古老梧桐,霓虹街灯,细雨润泽几百年的街道,水气氤氲神se 暗淡的行人。有美丽的少年牵着大狗在街头匆匆过,有神秘的女郎在咖啡座透明的橱窗里点燃一支烟,静静看向外面,不知谁是谁的风景。依稀可辨的是远处铁塔高高的影子,虚虚的,是印象派的造型,我用手指轻轻敲打窗子,用法语低声说,埃菲尔,埃菲尔。

前面同乘的老外回过头,问我:“第一次来巴黎?”

我点点头,有点不好意思:“啊,对。”

七点多钟,我到了火车站,买票的时候,人家告诉我,最后一列去南方的火车刚刚离开,最近的一列要等到明天早上六点半。那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等待。庆幸的是,人家见我大约不到25岁,又乘坐最早的一班火车,给了我五折的车票。

我坐在车站的长椅上,想要这样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吃点带来的饼干,碎渣掉在地上,吸引来大群灰黑se 的鸽子,蹦蹦跳跳得直吃到我脚边。

不知等了多久,车站里的人渐渐少了,我看见几个高大的警察牵着嘴上带着皮质嚼子的凶猛大狗走过来,几个人在离我不愿的地方站下来,低声说话,不时向我看一看。

这么苟且,我心里冷笑,我从来习惯孤身一人,来之前,早已准备好,小样儿,谁要是敢刁难我,看我如何发作。

我心里默默背诵一段准备好的话: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受法兰西共和国教育部,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邀请,来法国留学,如果遭受不公正对待,我受我国大使馆保护,并有权诉诸法律……

以及:哦,原来这是法国的民主?

好,再来一遍。

过来的是相对年轻的一个,谁知他面露微笑,用僵硬的英语说:“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我用法语回答:“中国人。我说法语的。”

“太好了。”他搓搓手,“小姐,你不能呆在这里。”

“为什么?”我已是箭在弦上: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马上就要张口而出。

“一来这里不够安全,单身女性最好不要待在这里。二是,最后一班火车已经发走,火车站将在半小时之禸 关闭。”

火车站还会关闭?

我愣了一下,怎么教材上没写?

但他说的没一句不是好话,可是,那我去哪里?我向外看看,什么时候了?怎么咖啡馆都打烊了?

“我说得你听懂了?好,那我再说一遍英语……”

我赶紧伸手阻止,老实的说:“您看我的行李,我不知道去哪里。”

年轻警官看看我,为难的样子,回去请示同伴,又作一番商议,过程中那几个人向我微微笑,现在觉得刚才的想法真是武断,又觉得倒是为难了人家。

年轻人过来对我说:“不远处有为学生提供的青年旅馆,我不知道还有没有空位,不过,我可以把您送过去。您看这样合适吗?或者……”

他提的第二个建议是让我去附近的警署等我第二天早上的火车。

哪有这样的道理?留学的第一天就进局子?殊不吉利。

我说:“麻烦您带我去青年旅馆。”我看了看那边的几个人,又多留了一个心眼,我笑一笑:“我怎么知道,你们是真的警察?”

年轻人也笑了:“我们不是警察,是巡逻的宪兵。我是实习宪兵祖祖费兰迪,我的兵号是……”

我作放心的样子,笑着说:“啊,是宪兵啊,哈哈……”

转身就掏出小本子,用汉语写道:我如果遭遇不测,是被一个叫祖祖费兰迪的实习宪兵带走,他的兵号是……写完了,自己就有点发呆,这是写给谁呢?谁会看到这些字呢?

程家阳。

我缭乱的写他的名字。

人长得高大就是好,我沉重的箱子被年轻宪兵轻巧的提起来,大步子迈开,代我离开车站。

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

走得真是不远就到了青年旅馆。我真幸运,还有空床。价格已经为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压到最低,18欧元,我没敢换成人民币想。

登记完了,宪兵对我说:“现在是两点钟,您的车是什么时间?”

我拿出车票,看一看:“六点半。”

“不要晚了。再见。”

“谢谢您。再见。”

我洗了洗,青醒白醒的躺在床上。

虽然旅途劳顿,不过,心里是新奇而兴奋的。

我现在人在哪里?巴黎啊。埃菲尔的巴黎,卢浮宮的巴黎,拿破仑的巴黎,雨果的巴黎……

而我将要去的是地中海边风景如画的蒙彼利埃。

人原来已经在实现了的梦里。

不过也隐隐心疼这容纳我4个小时的18欧元,留给家里一点,我带来自己的大部分积蓄,可是仅仅有放在禸 衣里的可怜的几百块欧元。

可得省着点。

我想起刚刚在车站的一幕,为自己的紧张兮兮和小心翼翼而觉得可笑。

这样想着想着,天空就有鱼肚白了。

我看看表,啊,还是北京时间,那么现在的巴黎时间是……

此时有人敲门,我打开,是高大的法国男孩子,仔细看看,哦,原来是脱了制服的年轻宪兵。

“小姐,现在是5点45分,您现在去车站,检票上车,从容一些。”

“好好,谢谢。”

我关上门,火速换了衣服,洗漱一下。

宪兵仍然是帮我提着箱子,送我到火车站。

路上我问他:“你们法兰西宪兵还负责接送外国人吗?”

“在火车站工作的,要保证公民及外国人安全。”

“负责送站?”

“那倒不是。我下了夜班,恐怕您睡的太晚,耽误火车,反正我回宿舍也顺路。”

“哦,真是谢谢。”

我们进了站,我看见几辆子弹一样造型的高速火车已经停在那里。宪兵指给我检票机:“请在这里检票。”

车票一头进一头出,打上小小的缺口。

宪兵告诉我:“火车上列车员会检票,请放在方便拿的地方。”

“当然。”我说。

车站里此时已有稀少的旅客。

我跟他握手,心里很是感激这个热心的青年。一迭声的说谢谢。

他看看火车:“您这是要去哪里?”

“蒙彼利埃。我要去学翻译。”

“难怪,您的法语说得真好。”青年说着笑了,“蒙城是个好地方。气候温暖,阳光充沛。”

“您去过?”

“我是那里人。”

“哦。来巴黎工作?”

“实习。”

“是啊,您昨天告诉我。”

我要上车了,再次感谢他。

年轻宪兵祖祖费兰迪对我说:“加油。”

1100多公里的距离,高速火车风驰电掣,这号称陆地上最快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果然名不虚传。

车上乘客不多,有人小声地聊天,有人睡觉。我因为第一次乘坐,而心生感慨,我只见一路的风景影子一样的向身后飚去,快得让人措不及防,像峰回路转的人生。

正文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程家阳

这一年的夏天,有这样几件事情发生:我与乔菲不及见上一面,她终于远赴法国念书,走了月余,没有给我任何音信;我在局里被擢升,除了日常的翻译工作外,还要顶替跳槽的同事,负责新进翻译的培训;关于网友“我就不信注册不上”,我知道的事情多了一些,以冷静的态度跟我批评女人的这位,确是个女人,网络上的写手,忙着自己的第二本小说。

“小说是有关于什么?”我问。

“住在天井对面的男女,对对方的性幻想。”

“有结果吗?见了面吗?”

“没有。没有见面。为什么要呢?徒增烦恼和失望。”

“又是距离产生美的主题。”

“这是句实话。”

“噢。

我要下线了。”

“时间还早啊。”

“睡觉了,还要上班。”

“少见你这样没有不良嗜好的男人。”

“谢谢呵,回头聊。”

我关闭电脑,打开台灯,阅读文件。

随手拿出抽屉里的大麻,点燃,吸一口,便又觉得不是那么疲惫。

不久我母亲过生日,家里举行小型的宴会。

小姨是司仪,她是风雅的高手,从音乐学院请来两位钢琴家助兴,自助餐是瑞士酒店的名厨到场精心炮制。

宴会当天,亲朋好友济济一堂。

另外一家很给面子,文小华的父母亲亲自赴宴,她那天与我母亲握手,声音轻轻地说阿姨生日快乐。

我眼看着我母亲眼睛一亮:“这是小华?多漂亮的姑娘。”

她自那时起对文小华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因为在当天的宴会上,文小华也即兴演奏了一首钢琴小曲《小绿苹果》,技艺娴熟,不亚于专业好手。

啊这种女孩子让人佩服敬仰,身上有无懈可击的亮丽光环。不过不是我这种千疮百孔的人能配得上,所以在之后不久,我母亲要我送一些来自南美的好烟好酒去文家当作还礼被我断然拒绝。

“您要么让司机去送,觉得不够分量,就自己去送,让我去算干什么呢?”我说。

我母亲狠狠瞪我一眼。

家明不像我一样有这些无聊的问题。

一方面,他让我父母亲瞧够了厉害,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在上次那场战役后,双方都不轻举妄动,家明没有来历不明的固定的女友,而我父母对他的俬 生活也不敢横加干预;另一方面,无论在谁的眼中,他的风流生活让他看上去比我更像个正常人。

我深知这点,索性如法炮制。免得我母亲为我瞎c心。

只要有空,我便流连于夜店。渐渐悟得乐趣。

我喜欢年轻的女孩子。坐在酒吧的深处,孤身一人,神se 迷离,不知在什么地方也有自己的问题,来到这里买醉,买遗忘的片刻。

话不用说几句,眼神不用太多来回。觉得顺眼,便可以一夜风流。

有人肢体柔软,经验丰富,做a的时候可以摆出各种匪夷所思的姿态,可是越是这样,我只觉得新奇滑稽,越不得投入。仿佛看活se 生香的表演。

有人在第二天早上跟我要钱,有人在第二天早上提前消失,给我留下钱。

我心安理得的付款或是收钱。金钱是与性是等价的东西。

我在吧台前喝酒,也有男人上来搭讪。

我礼貌的解释我并非乐哥儿。

来人说,我也不是啊,我有老婆,是个名模。

“我不好此道。”

“不如试试,试了之后才知道。”

这样做,就让人厌恶了。

我推开他,离开酒吧。

在外面点起一支烟,找自己的车子。冷不防被人推倒在地,回头看,是刚才那恶人的一张脸,他的身边还有同伴。

我的脸上又遭重拳,嘴里有腥味。不知道是哪里流了血。

“长张小白脸就把自己当神仙了?出来混还装处男!”

反正他说得也没错,我也没反抗。

这人出了气就走了。

我拿出手帕擦脸上的鲜血,手发抖,手机掉在地上。

铃声突然间响起。

我先看看号码,是法国的区号。

是乔菲,我此时心如擂鼓。接通了,我只说一声“喂”,自己听到声音哽咽。

“家阳。”

“我听着呢。”

“我到这边安顿下来了。不过刚刚从同学手里买到电话卡,所以才打电话给你。”

“哦,没有关系。怎么样?顺利吗?”

“很好。很顺利。”

……

……

“我知道,这是你的安排。不过,之前走得急了,没来得及给你打个电话道谢。”

“没有关系。小事情。”

远隔万水千山,声音在电话中总有稍稍的错后,通话的双方像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你知不知道,我追到你家,想要见一面;你知不知道,我在飞机上做梦,好像又跟你飞去大连;你知不知道,一个男人,幽怨满腹的等电话,每每到深夜。

我的眼泪又流出来,不能作声,否则就是大声的哭泣。

电话另一端也没有声音,好久,她对我说,谢谢。

乔菲对我说,谢谢。

……

我压低声音:“还有事吗?我有文件要看。”

“……

那好,再见。”

“再见。”

我看着屏幕暗淡,关上电话,收线,上车。

车子在午夜的街头狂奔,像失去控制的断弦之箭。

我的眼前,是混乱的道路,绝望的人生。

车子一头撞在滨海路旁边的大树上。我的头磕在方向盘上,又在下一秒钟被气囊顶起,头向后顶在车座上,不能呼吸。

我再醒来,周围一片雪白。然后我看见家明的脸。我现在人在医院。我好像只有眼皮能动。

“醒了,就自己起来吃饭吧。”他说,“我们医院食堂伙食很好。”

原来没受大伤,我坐起来,自己倒水喝。

家明仔细看看我:“你有搞错没有?你自杀啊?”

“开玩笑。小小事故,我酒喝得高了点。”我说,“你通知我单位给我请假没?”

“今天星期六。”

“哦。什么时间?”

“下午2点。”

“你没有告诉爸妈吧?”

“没有,我也是刚刚过来。”

我脱了病号服,换上自己的衣服。要走的时候,家明说:“哎对了,明芳来做检查,我刚才看见她了,你不去打个招呼?”

“逗我呢?你看我现在狼狈的样子。”我说。我的头上还有小块的纱布和绷带。

我的车子已经被拖走修理了,我在医院的停车场找到家明的车子,开到门诊部的门口,看见做完了检查出来的明芳,身边是她的丈夫,我见过的周南。

这样看,她的肚子已经挺大的了。走路也不很方便,被她丈夫扶着,上了自己的车。我走在他们后面。可是,他们的车子开的歪歪斜斜,我一看,是左后胎没气了。

他们自己也发现了,我按按车笛,他们停下来。我也下了车。

见是我,两个人都挺高兴。

我指着明芳的肚子说:“怎么长得这么快?”

“哪能不快?再过两个月就生了。”周南说。

明芳看看我的头:“你怎么了?”

“摔倒了。”我说,“姐夫,你在这换胎,我送明芳回家吧。”

“不麻烦你吗?”

“要不然我也没什么事。”这是实话。

去明芳家的路上,她把刚刚给小孩子照的超声波图片让我看,在浅灰se 虚虚的影像上告诉我,这是心脏,这是肺,这是他的后背。

“这么小,就什么器官都有了?”

“都有了。生出来,连头发都会有,好吧?”

我笑起来。

“你可真是让人羡慕啊。”

“羡慕,就自己成家,也生一个孩子吧,家阳。”

我沉默,继续开车。

余光里,看见明芳看着我,她温柔的对我说:“有了这个家和这个孩子,你会安定下来,会快乐起来的。家阳。”

正文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乔菲

我放下电话,自己有点发呆。

家阳在世界的另一端,我使劲想,想不起来他的样子。

我现在住在大学城的留学生宿舍,一个人一个房间,房间里有卫生间和小小的电厨具,每一层有公共的浴室。

我在银行开了账户,收到第一个月的奖学金,蒙彼利埃没有卖中国电话卡的,我在从马赛回来的华人同学手里买到,第一个电话打给他,话未说到十句,家阳说,还有文件要看,再见。

电脑的声音提示:您通话的时间是1分25秒。

我看看手里这一张画着猴子脸的85分钟的电话卡,不知道剩下的时间要打给谁。

7月了。天气炎热。别人放假,学校给我们仍然安排了繁重的功课。

我在翻译学院注册,所在的一个班,专授法汉翻译课程。学生不多,两个香港同学,三个台湾的,两个比利时男孩,四个法国人,还有我这唯一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大家已经都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工作经验,来到这里接受的是拔高训练。

每天的第一节课,老师一定会放一段时事新闻的广播,时间是10分钟左右,要求我们做笔录,然后进行交替传译。这个练习的时间逐渐增长到15分钟,20分钟,我的笔记越记越少,译出禸 容越来越丰富详细。

上午的第二节课是中法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知识的介绍,用以帮助我们扩大单词量,我从“野兽派艺术”背到“非洲树蛇”,从“微电子撞击”背到“弗朗哥主义”。

这样学习的课程让人痛苦不堪,我直到绞尽脑汁,眼圈清黑。不过也有苦中作乐的时候。

下午的时间由学生自己支配,混熟了的同学们约定了一同在图书馆做作业,帮忙修改错误。

我们有时分别买了水果,去海边游泳,聊天,某一个下午规定只能使用一种语言,法语,汉语,偶尔英语。

有天早上上课之前,从比利时来的乔特拿着报纸从外面跑过来,对我们说:“我说我昨天在海滩见到那个人就觉得脸熟,果然是罗纳尔多。”

我看看报纸,花边新闻版的大标题写着:巴西球星罗纳尔多昨日在巴拉瓦斯海滩度假。

“那你当时不说。”我说,“我还能要到签名。”

“嗨,我就看到一个人身边带着美女,脑袋挺大,门牙中间还有缝儿,觉得面熟嘛,想不起来是谁。”

“你现在想起来没有新闻价值啊。”法国男孩达米安抢白他。

“我这就是事后诸葛亮啊。”乔特用中文说。

大家都笑起来。

从香港来的蓉蓉小提琴拉得非常漂亮,在市中心剧院广场上的酒吧做兼职,我们偶尔去捧场。

这一群说中国话的年轻人引起了酒吧老板的注意。他提议我们不如在他的酒吧做一个关于中国的活动日,正是旅游季节,这定会吸引大批的游客,收入可以与我们五五分帐。

我们觉得很有趣,答应了他。

我们用竹枝和我带来的中国结装饰酒吧,从台湾来的女孩会书法,在宣纸上用大字抄写了几首唐诗贴在墙上,俨然已有古se ;我们点上从中国商店买来的薰香,于是又添古香;西洋酒吧在这一天将供应中国烧酒和各式从中国饭店订购的小点心;我们也请到了旅居的中国画家,到时候现场泼墨。

一个星期,好像一切准备得当,老板说:“哎好像还差点什么。你们谁会唱歌?”

达米安的嘴巴很快:“我听见菲洗衣服的时候唱歌,唱得很好啊。”

我倒并不会怯场,只是想做得漂亮。

我在学校的网吧里下载了《茉莉花》和《流年》的伴奏音乐,歌词翻译成法文。自己站在镜子前演练,唱到“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手心忽然长出纠缠的曲线”就愣在了那里,看看自己的手心,我曾经与谁狭路相逢,如今天各一方?

中国日活动的那一天,酒吧里高朋满座,气氛热烈。到最后,人人都会用中文说“你好,谢谢,恭喜发财”,甚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在这一夜也遇到了老朋友,已经回国的欧德费兰迪。她从远处跑过来拥抱我,吻我的脸:“乔菲,你还记不记得我?”

我也抱着她:“我怎么会忘了?是你教会我吸烟。”

“啊你终于来了蒙彼利埃。过得愉快吗?”

“非常好。谢谢,谢谢。”

学成中文的欧德回到家乡,现在市政厅国际事务办公室负责与友好城市成都的联络工作。她把家里的地址和电话留给我,嘱咐我说:“乔菲,你有空可一定去找我。”

这便是有朋友的好处,天涯海角不期然的温暖。

在这一个月,我的基础课程结束,20分满分的两门功课,老师都给了我16。打电话到邻居家,请阿姨转告给我的爸妈,对于分数,他们没有概念,我于是说的很简单,我在班里考了第一。这样好的消息,还要告诉谁?我拨通程家阳的手机,电话被转到了秘书台。

我于是又打电话给欧德,问能不能在周末拜访她家。

她说:“当然,当然,乔菲,如果你是好人的话,你就一定要来。”

欧德的家在蒙彼利埃的老城区。

青石板路,r白砖墙,棕榈树掩映古老楼房。

我一步一步走在狭窄潮湿的街道里,想像着,有多少木轮的车子曾经在这里经过,送来阳光口味的葡萄美酒;有多少人在这里经过,寂寞的行走自己的历史。

如此浪漫的情怀却不适合我这样的糊涂虫。走着走着,发现不见街牌,不见行人,也不知这是不是我要找的那条街。

差不多是傍晚了,不远处,有小店亮起招牌,我想去问问路,走近了看,是家批萨店。

柜台里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子,正从烤箱里拿出新出炉的批萨。那张饼烤得火候正好,有着厚厚的奶酪,鲜艳的番茄,酥润的蘑菇和微微翘起一角的圆葱。男孩很满意,动作麻利的将饼切成均匀的几大块,转身放在橱窗里。这时他看见我。

我觉得这个人是见过的,可又想不起来是在哪里。

年轻的脸,黑发黑眼,向我微微笑:“小姐,新出炉的批萨,要不要尝一尝?”

“我想跟您问问路。”

我话音未落,有人从柜台的里面出来,是我的朋友欧德。

“菲,我在等你。你自己找到了?真了不起。快进来。”

欧德对男孩子说:“这是我的中国朋友,乔菲。”

她又对我说:“菲,这是我的弟弟,祖祖。”

世界真小,我于是一下子想起来,这是哪里见过的男孩子。同一时间,听见他说:“对了,我们见过的,在巴黎。”

正文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乔菲

祖祖是欧德的弟弟,正是我在巴黎邂逅的年轻宪兵。姐弟俩是一样的热心肠。

他是19岁的男孩子,高大英俊,抿着嘴巴微笑,有点害羞的样子,现在休假,帮助外出的爸爸妈妈打理家里的饼店。

费兰迪家是意大利裔,他们的饼店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是欧德和祖祖的爷爷创建,门面虽然不大,却深受街坊四邻的欢迎,在这一街区也是颇有名气。

“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遭遇产业危机。”欧德说。

“说得这么严重,是怎么回事?”我问。

欧德指指弟弟:“家里的手艺传男不传女,我爸爸要把店交给祖祖经营,可他根本不想继承。”

“那他想做什么?”

祖祖正准备打烊,将遮挡橱窗的木板一块块的镶上。

“他想去非洲。头戴蓝盔到那里维和。”欧德咯咯的笑起来,“逗不逗?你都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是怎么想的。”

“他不想,你可以学手艺继承饼店啊。”

“我?”欧德伸出手,自己看一看,摇头晃脑地说,“用我这一双沾满焦油和尼古丁的手做饼卖给别人吃?算了,我跟政府没有仇,也不想添麻烦。”

我们坐着聊天。祖祖收完了店,在一旁忙忙活活。没过多久,招呼我们吃饭。

原来他准备了奶酪火锅:山羊奶酪放在餐桌中间的小煎锅里烤化,浇在煮好的土豆上,或者蘸着面包吃。味道醇香浓郁,我胃口大开,吃了很多。

“在中国,你们吃不吃奶酪?”祖祖问。

“不,不吃。”我想一想,“吃得不多。”

我想起来,第一次,程家阳带我吃西餐,我尝尝地道的法国奶酪,当时吃得不习惯,后来,却爱上这入口回香的味道。

“中国最有名的食品是饺子。”我说。

“我们也有。”祖祖说。

“那不一样。”欧德对她的弟弟说,“中国的饺子馅不是奶酪,是蔬菜和r。”

“好吃吗?”他问,看看我。

“过几天我做饺子,请你们去我那里吃。好不好?”

男孩笑起来:“别说过几天,快说什么时候,我休假的时间不多。”

“那,就两天以后吧。我再请一些朋友。我们一起做一个小聚会。”

姐弟俩都很高兴,祖祖说:“我把爸的酒偷着带去。”

欧德挤着眼睛说:“嘿嘿太好了,祝你成功。”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只大白狗从后面溜溜达达的出来,擦过我的小腿,吓了我一跳,它的前肢攀在祖祖的身上,祖祖捋一捋它额前挡住眼睛的毛发,说:“这是欧罗尔,我弟弟。”

法国人爱狗就是如此,当作自己家里的人。

他又对大狗说:“欧罗尔,这是菲,你看她法语说得这么好,厉不厉害?”

大狗“汪”了一声,算是跟我打招呼了。

别说,还真挺懂事。

又聊了一会儿,时间晚了,我准备告辞。

欧德说:“怎么办呢?车子被我爸妈开走了。”

祖祖说:“我送。”

欧德说:“你算了吧,不要拿你的老爷摩托出来炫了。”

“我走路送她。”

“那也好。”欧德说,“菲,他送你回家,你尽管放心,我弟弟身手了得。”

法国南方的夜晚,海有多深,天就有多高,深蓝se 的穹幕上,星子璀璨,有海鸟唱歌飞过,微带咸味的海风吹来,吹得树叶沙沙响,这些仿佛是人年少时心里面的声音。

这样看,祖祖不像他的姐姐。我们走到环城电车的车站,他也没有说一句话。

电车来了,我要走了,对他说晚安,再见。

他却跟我一起上了车:“我送你到大学城吧。”

好像又是我刚到巴黎的那一天,他送我去青年旅馆的一幕。这可是个尽职尽责的宪兵。

直到走到我宿舍的楼下,我指着那扇窗子对他说:“你看,这是我的房间,两天以后,你不会找错吧。”

“不会,”他笑一笑,“不过你可要多做一些饺子。”

“没问题。”

我蹦蹦跳跳的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换衣服,洗漱,看看表,都这么晚了,我刚才一定是做最后一班车回来的,可是,祖祖他怎么回去呢?

程家阳

明芳的孩子生下来,是个小姑娘,圆脸庞,头发长了一小层。我的手指头被她抓住,手都攥满了。

我带着我母亲准备的礼品去看明芳,在医院的病房里,还遇到了文小华。

孩子被她抱在怀里,攥着我的手。

之后,我送文小华回家,路上,我们谈起这个孩子,名字还没有起好,明芳号召我们群策群力。

我说要回家翻翻字典,小华说:“普通的汉字最好,名字越普通,人就越出se 。”

“有这个理论?”

“对啊。你看,家阳,小华,多普通的名字,多出se 的人物。”

我笑起来。

“你等会儿有事吗?”

“没有。”我说,看看她,她也看着我。

“不如去喝茶吧。”我说。

“好啊,我认识一家台湾茶店,有各种各样的刨冰。”

两个大人,像少男少女一样在装修成卡通屋的台湾茶店里吃五颜六se 的刨冰,好像返老还童。

文小华吃了一份芒果的,又吃一份山竹的,专心的品味,享受至极。我的一份,化成冰水了,才吃了一半。待到她吃的心满意足了,抬头冲我笑一笑:“谢谢你哦。”

“谢什么?”我说。

“这么耐心。等我到吃完。”

“我这人倒是没有别的,耐心很多。”我很老实的说。

“我有时觉得,你是礼貌的有些骄傲的人,太不说话,拒人千里。其实……”

“不说话,是因为不太会说话;礼貌,就可以不用给出别的表情。原则上说,我是个懒人。”

她看看我,又看看窗外。

“我从小,很是争强好胜,念最好的大学,去最远的国家;工作了,秉性也是如此,做别人不做的艰难的课题,去最危险,棘手的地方采访。

做人很努力,因为心眼里相信,只要努力去做,就会争取到目标。”

她喝了一口水,脸上仍是淡淡的笑容:“直到我遇到你。

程家阳,你知不知道,你就是老外说的那种,困难的人。”

这样就开始数落我了?

“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使尽浑身解数的接近,每每发现,又像陌生人一样,又回到。

长辈赞美我,你就跟着笑笑;剩下我自己,你看也不看一眼,话也不说一句。

你不会不知道,礼貌过分就是不礼貌吧。

有时,你也让我惶恐。比如,突然就心情好起来,愿意搭载我回家,我高兴的把自己的车扔在医院。比如,突然又不忙碌了,一下午的时间陪我吃冰。”

“我不知道你开了车。”

“我自己也忘了。”

她咯的一下笑出声来:“碰到你,我就是智商为零。”

她把话说得这样清楚,终于决定不能再委屈自己。

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问题艰难,让人不知怎么作答。

也不能说抱歉,抱什么歉呢?折损了这么出se 的女孩。

我这样为难,抬起头,文小华在看我的脸。

我只是觉得喉咙发干,说不出话来。

她终于失望,自己拿起手袋,离开。

正文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乔菲

我要在家里请班上的同学跟朋友吃饺子,颇费了一番功夫。

外国的白菜很硬,用水煮软了,才剁成细馅;商场里的r馅都拌了外国的调料,我只得买来鲜r自己加工;好在法国的白面真是质量好,又白又筋道,煮熟之后几乎透明发亮。总不能只有饺子,我把黄瓜拍碎,拌上咸盐和从中国店买到的麻酱,就做成“中国沙拉”;为防止有人吃不惯,还准备了一些三文治和两大盘子的蛋炒饭。我还买了一些水果和啤酒。

这样忙了一个下午,傍晚的时候,饺子出锅,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