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芳菲2 第 104 部分

作者:未知书名:一路芳菲2更新时间:2021/01/22 16:40字数:5939

  

.

.“怎么天天都唱小老鼠嘛。换一个嘛……”

“好好好,换一个……给我宏儿唤一支新的曲子……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发芽,打拔儿……”

孩子便跟着,一声声地念唱:“杨柳儿活,抽陀螺……太后,我要陀螺……”

“我不会做呢。”

“父皇呢?父皇会做吧?父皇一定会,我叫父皇给做一个……”

……

阳光那么温暖,母子俩那么温馨。

这时,才明白自己一直要寻找的真谛,关于生活的那些最最本质,最最平淡的点点滴滴——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起在艹 地上唱儿歌。

曾经那么梦想过的一切,立政殿的小闺女,最爱的人,最爱的孩子……曾经以为是那么简单的愿望,现在才知道,竟然比做皇帝更加艰难。

他多次想过,如果不做皇帝了,就过这样的日子,带着妻子,孩子,花前月下漫步,狂野湖边策马;教孩子念书写字,帮他做许多小小的玩意儿……那么简单的幸福!

爱的绝路9

他慢慢地转身往前面走。

那是通往后山的一条小径,荒艹 丛生,野兽出没。而那里隐藏着的黑龙观,也许,是自己一辈子的栖身之地了。

就如一只蝙蝠,永远只能躲藏在见不到光,见不到人的地方,永远不能正大光明地出来。

这一生,就是这样了么?

连光明正大地走出去,亲手抱一下那个孩子,都不可以了么?

他那么小,那么可爱,令他想起小时候的那个小姑娘——丑丑的小姑娘,总是喜欢吃,各种各样的点心,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

“你叫罗迦么?我可以吃你的糖果么?你会讲故事么?”

那个孩子,一如她,也是那么喜欢吃,那么喜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惨淡地笑起来。

太阳照在身上,许久,却感觉不到热量。

三日后,芳菲母子从外面踏青回来,见到通灵道长等在这里。

小孩儿也已经认得道长了,蹦跳地跑到他的面前,亲热地喊:“道长爷爷,您来啦……”

道长爷爷?

通灵道长笑起来,摸摸孩子的头,从怀里摸出一个东西:“小殿下,看看,老道送你一个什么好玩意?”

“呀,陀螺。是陀螺耶……太后不会做,我们在等父皇来做呢……”他欣喜若狂,拿着陀螺,细细地看,是用木头制成的,下面有铁尖,缠绕的绳子非常精细。

通灵道长给他示范一下,用力抽绳,陀螺便直立旋转起来。

孩子惊喜交加,也学着这样抽一下,看陀螺转动,“太后,你看,道长爷爷给我做的陀螺……”

芳菲也非常高兴,“哈,道长,宏儿正想要个陀螺呢,我又不会做……”

“老道闲来无事,想起孩子们喜欢这个,就寻了个来……来,小殿下,还有这个,竹蜻蜓……”他拿着一个十分精致的竹蜻蜓,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飞上天空。

爱的绝路10

“老道闲来无事,想起孩子们喜欢这个,就寻了个来……来,小殿下,还有这个,竹蜻蜓……”他拿着一个十分精致的竹蜻蜓,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飞上天空。

“小殿下,你看……”

宏儿抬起头,专注地看,但见竹蜻蜓在空中旋转好一会儿后,才落下来。

这种简单而神奇的玩具,曾小孩子惊叹不已,“呀,这个更好玩儿……道长爷爷,都是送给我的么?”

“都送给小殿下。以后,小殿下想要什么玩意儿,都告诉老道士,老道士就想法给你寻来。”

“谢谢道长爷爷。”

孩子抱着他的脖子,便在他的脸上亲一下。

出家人,哪里经受过如此的亲热?呵呵大笑,飘然离去,一边走,还一边说:“真是个好孩子,人见人爱,人见人爱啊!”

夏季,终于来了。

这一日,很久不曾露面的李奕来了。

这些日子,他都忙于工部的事情,但是,北武当现在已经很少有工程,只有一个寺庙在建,李奕事情不多,便去了一趟芳菲的封地,看这一年的春耕情况。

他上来的时候,带着厚厚的一叠资料,还有许多封地上的特产。

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山风清新,初夏还不曾太过的酷热,芳菲坐在一把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个针线活,孩子则在一边临摹写大字。

她手里做的是一件单衫,一针一线,正在忙碌。

四周静悄悄的,孩子写字的时候,她是不许任何人说话打扰的,免得分散他的精力。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高度的自制力和精神集中的好习惯。

他写完了规定的20个大字,又念了一遍乐府诗集,今日的昨夜完成了,就放下书本跑过来,“太后,这是给我做的衣裳么?”

“对,给我宏儿做一件很漂亮的单衫,夏天啦,穿着凉爽,还做一个小荷包呢。”

爱的绝路11

虽然有宮女们做的许多太子袍服,可是,终究不如妈妈亲手一针一线做的。

她咬断了线头,孩子歪着头问:“那,给不给父皇做呢?”

“也做。呵呵,宏儿,我也给你父皇做一件……以前,还没给你父皇做过呢……”

旁边,放的就是弘文帝的衫子,很简单的一件便服,是她用了一段上等的灰se 绸子做的。第一次给他做衣服,心里记得他的身材,尺寸,倒也是不差分毫的。

“哈哈,父皇一定很高兴……”

“当然罗。父皇把宏儿送回来,所以,太后也要对父皇好嘛……”

……

这时,听得通报声,正是李奕回来了。

她高兴起来:“快,叫李奕进来。”

李奕进来的时候,见她拿着一件单衫,灰se 的,显然是给男子做的——给男子?给弘文帝?

芳菲见他的眼神有点奇怪,但是,很快,他便自然了,先行礼。孩子见了他,也很开心,又见到他拿出来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吃的,玩的,应有尽有。

芳菲看出他有话要说,就道:“宏儿,你先去玩儿。”

孩子高高兴兴地拿着小玩意走了。

这时,李奕才拿出厚厚的一叠文件。全是各地收集的,有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土地改革实施开始,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各地增产,丰收,加上连续两年没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风调雨顺,纵然是素日很贫瘠的一些地方,地方官也报告粮仓满了。

本来是好事,李奕却一脸担忧:“太后,均田制效果很好,外出监督的地方官也很卖力。可是,很快出现了新问题,最近发现,很多鲜卑大贵族们,不时呼啸外出,抢劫平民百姓的财物。……”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简直无法无天了!”

“太后,更可怕的还在后面呢!”李奕忿忿的。

爱的绝路12

“因为他们的奴隶得不到解放,所以消极怠工,不停闹事,要争取和平民一样的待遇,所以,鲜卑贵族们便想了一个办法,联合镇压奴隶,并且,成规模,大批次地派出家奴,亲兵,抢劫封地外,属于朝廷的自耕农,以断绝奴隶们要求解放的念头……开春以来,已经发生多起事件,造成很坏的影响……而且,由于他们位高权重,又得不到惩治,长期下去,只怕均田制的成绩,会被他们破坏殆尽……”

芳菲暗暗心惊,这些大贵族们,不杀一儆百,肯定不会收手。

她一边翻阅着文件,一边听李奕说:“之所以发生这些事情,鲜卑贵族们还肆无忌惮,只要是因为俸禄制和三长制没有推行下去,对他们的行为没有任何有效的约束,现在,朝廷也没有专门的法律给予制裁……”

她抬起头来:“陛下马上就要率众来北武当了。到时,也许我可以向他提提意见……”

李奕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点狐疑之se :“这……陛下……”

她温和道:“也许,陛下会听我的。李奕,你放心,陛下,多少还是会听一点的。”

李奕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尽了臣子的本份,告退了。

临走的时候,又看了一眼芳菲。

芳菲但觉他的举止有点古怪,但是,又说不出古怪在哪里。

这一年,弘文帝来得不像往年那么早,甚至整整推迟了一个月,慈宁宮,才接到弘文帝驾到的消息。

传令的正是立政殿的太监,也是弘文帝最亲信的几名小太监之一。

芳菲听得消息,心里竟然愁肠百结。自从儿子被送回来后,对弘文帝,便总是抱着一种歉疚的心理,这歉疚,很快变成了柔情,便希望这一次,无论如何,改善一下二人之间的关系。

她得知消息,特意换了一身衣服,这才出来。

小太监跪在地上,行大礼:“给太后请安了。”

她和颜悦se 的:“起来吧。”

“谢太后。”

“陛下到了么?”

“到玄武宮了,正在接见群臣,让小人先来通知一声。”

“好的。群臣也都到了?”

“都到了。还有几位娘娘也来了……”

“娘娘?”

“就是米妃娘娘她们几位,还有两位新娘娘,她们一会儿,就要来慈宁宮向太后请安呢……”

芳菲但觉脑子里嗡的一声。手心忽然一片冰凉。

宏儿已经跑出来,欣喜的:“父皇来了么?太后,我们快去看父皇啊……”

————ps:今日到此:))

皆大欢喜1

“就是米妃娘娘她们几位,还有两位新娘娘,她们一会儿,就要来慈宁宮向太后请安呢……”

芳菲但觉脑子里嗡的一声。手心忽然一片冰凉。

宏儿已经跑出来,欣喜的:“父皇来了么?太后,我们快去看父皇啊……”

芳菲一时竟然回答不上来。

一边的张娘娘听得这话,简直也如晴天霹雳。这个可怜的老妇人,这些年来,知晓一切的禸 情,总以为,陛下是天下第一等的痴情男子。古往今来,就从没听说过这般有情有义的男人,对太后,对太子,简直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纵然宠幸其他妃嫔是迟早的事情,可是,当真的来了,却忽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

一时,竟然比冯太后更加慌张。

只有小孩子什么也不知道,只是不停地摇晃太后的手:“太后,太后……走嘛,走嘛,我们去找父皇……”

孩子不知道,若是以前,都是父皇先来的。每一次,弘文帝一到北武当,第一件事,便总是先来慈宁宮看望儿子的。这些年,都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了。

现在,他已经不来了,要先上朝,先遣了妃子来。

这一切,才真正是符合一个皇帝的身份,以前的一切,都是他随意妄为的。

张娘娘搀扶了她,小心翼翼的提醒她:“太后……太后……”还有小太监在呢,可不能让冯太后失仪了。

她终于回过神来,“哦……你们都下去吧。”

“小人告退。”

太监退下去。

小孩子不晓事,抱着她的脖子,兴高采烈,又急不可耐:“太后,我要父皇,我们去找父皇,父皇肯定给我带了许多好玩意儿……”

芳菲木然地抱着他,什么都说不出来。仿佛再也没有比这个更荒谬的事情了。

张娘娘使了个眼se :“红云,带小太子出去玩一会儿。”

“来,小殿下,我们去玩儿……”

皆大欢喜2

“不,我要找父皇。太后,我们先去找父皇……我很久没看到父皇呢,真是想念……”

芳菲将他放下来,他还是拉住芳菲的手,不依不饶的:“太后,快去啦……”那是天然流露的父子情深,就连芳菲也没法阻止。

这时,已经听得外面通报的声音:“太后,米贵妃率各位娘娘参见太后……”

张娘娘变se 了,这些女人,怎么来得这么快?她见芳菲失魂落魄的,低声吩咐红云等:“快去回复,太后今日不舒服,不见客……”

红云正要出去,芳菲忽然开口:“叫她们进来。”

张娘娘一愣,但见冯太后的面se 已经彻底缓和下来,仿佛没事人一样,端端正正地,在慈宁宮正殿的椅子上坐下了。

“太后……”

她还要提醒什么,芳菲伸手阻止了她:“没事,叫她们进来。”

外面,便响起了层层的通报声:“太后有请各位娘娘……”

人未到,香先到。

是宮廷里才有的那种特质胭脂水粉的味道,进来的,足足七八名妃嫔。一个穿戴一新,争奇斗艳,环肥燕瘦,无所不有。为首的,正是米妃,她已经晋升为米贵妃了。

一众人中,她最是年长,但是,姿se 依旧浓艳。她先跪下去,行大礼:“奴家等参见太后……”

于是,她身后的一众妃子也都跪下去,声声的:“奴家参见太后……”

……

芳菲的目光看过去,但见除了米妃外,其他都是新面孔。都是豆蔻年华的美少女,一个个满脸春se ,花样脸庞。

“参见太后,参见小殿下……”

小宏儿跟太后坐在一起,依偎着太后,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一双眼睛只是骨碌碌地转动,好奇地看这么多的人忽然聚集到这间屋子里。但是,也不吵闹,安安静静地坐着。

皆大欢喜3

“太后,这是奴家们送给太后和小太子的一点小礼物,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礼物,从妃子们的宮女手里,一一递到张娘娘面前。

可不是小小意思——而是大大的意思。

丑媳妇见公婆,而且是权重一时,捏着小太子这张王牌的冯太后;还有小太子本人,未来的储君,当今皇上的心肝宝贝,所有人都要巴结的对象。而且,为了显示妃嫔们对这个失去了“母亲”的小太子的关爱,更是要不遗余力,拿出最好的东西。

只见拿出来的礼物,从珍贵的金银珠宝,到稀罕的山参灵芝,以及超级精美的纺织绣品……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据说,在皇宮里的时候,很多妃嫔们,都为要送什么礼物,而绞尽脑汁。谁都怕落了下风,失了面子。尤其是米贵妃,好在这些年积蓄甚丰,她的出手果然更是不同凡响,单单是那一只金灿灿的长命锁,不仅打造精细,而且,专门请人刻上了小太子的小名,真真是巧夺天空,用心良苦。

冯太后和颜悦se 的:“各位娘娘都破费了。”

“这是孝敬太后,应该的……”

“奴家们也该关心小殿下,为太后和陛下分忧解难。太后,以后有事,尽管吩咐奴家们就行了……”

孝敬——一时间,冯太后仿佛忘了,时间在飞速地往前跑,竟然是白发苍苍的感觉——这么一群花枝招展的女人,在孝敬自己——自己的儿媳妇!

她脸上的笑更加温和,更加深刻了,仿佛,真的是一个难得一遇的“好婆婆”。

小太子只是好奇地东张西望,但是,太后不发话,他便一点儿也不动,很有威仪,坐姿也很有范儿,对于自己收到的这么多的厚礼,感到非常的惊奇。

“吏部尚书的千金陆贵人……”

“刘将军的千金,刘贵嫔……”

“陇西源家的千金,源婕妤……”

皆大欢喜4

米妃一一地在介绍,这些女子,大多数是鲜卑贵族世家的小姐,纵然不是绝se 容光,但因为青春活泼,至少,年轻就是本钱。

她们都是新承恩,而且,出自豪门,一个个进退得当,脸上都是活泼而有礼貌的笑容。比起昔日弘文帝后宮形同虚设的一干弃妇,那是两重天的精神。

果然,宮女子,还是雨露均沾,才更加和谐,一个英明的帝王该做到的,弘文帝都做到了。

什么贵嫔,贵人,婕妤等等……米妃介绍得有条不紊,一副皇后的派头。芳菲这才想起,自己没有准备打赏——这些,名义上,可都是自己的正宗“儿媳妇”,第一次参见太后,是要打赏,发红包的。

还是张娘娘见机得快,笑道:“太后知道各位娘娘要来,早已准备了赏赐,老身下来就会派红云和红霞两个小宮女送到各位娘娘的寝宮。”

芳菲松一口气。

米妃等人立即再谢:“多谢太后。”

这时,芳菲才真正地回过神,就如一个合格的婆婆一般,随便问几句,拉几句家常:“米贵妃,最近,后宮一切可好?”

“回太后。这几年,一切都好。尤其是陛下去年斋戒期满后,新纳了十几位娘娘。姐姐妹妹们倒也争气,已经有三个姐妹怀孕了,为了安胎,这一次,便没能来北武当参见太后……她们都是新进宮的,还没见过太后呢……”她说这话时,酸溜溜的,显然是自己没有怀孕的缘故。

仿佛被人狠狠敲了一棒,比弘文帝的纳妃,更让人震撼。短短几个月时间,竟然有三位新欢怀孕了。

她一时竟然回答不上来。

就连足智多谋的张娘娘也被这个消息惊呆了,一时忘了回答。

后宮的纷争,她已经看了半辈子了。立了妃嫔也罢,如今,又是几个孩子……接踵而来的,谁知道还有什么呢?

皆大欢喜5

甚至小太子的地位,以前一直认为,这一辈子都是高枕无忧的,可是,后宮风云诡谲,谁得宠,谁失利,就意味着格局的重新分配,利益的重新组合。

许多成年太子,都二三十岁了,还被废掉了呢!

谁说他们确立之初,就没受到老皇帝的宠爱呢??

张娘娘深谙宮廷法则,心里一直在拨弄着小算盘,看自家的小主子,是不是真正能高枕无忧,可是,却想却越是担忧,心里千百回地转念,悄然看冯太后,却看不出任何的异常。

冯太后态度安闲,面不改se ,温和而端庄,真正如一个称职的——婆婆了!

米贵妃依旧滔滔不绝的:“小太子已经确立……现在,后宮的姐妹们,都争着,想为陛下开枝散叶……壮大我们拓跋家族……太后,您老人家真是好福气,以后,就有许多孙子承欢膝下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一些灵通消息的妃嫔,都知道,冯太后因为主持变法,得罪了许多鲜卑贵族,也很弘文帝有了裂痕。可是,只要她还是太后,总还是有一定的权力地位,以后,为小王子们说点好话,也是可能的。

“太后……这些好事,真是列祖列宗保佑啊,要让陛下人丁兴旺……”

是的,立子杀母的危险已经过去了。弘文帝是个健壮的男人,没有道理不会令女人怀孕的。只要妃嫔们不再避孕或者悄悄打胎,弘文帝的子嗣,便雨后春笋一般起来了。

难怪,弘文帝会推迟了几乎一个月才到北武当消夏,敢情是在照顾那些怀孕的妃嫔。

芳菲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心里冰冷,唯笑容,仿佛是假人,跟锤炼了千百次似的,声音也是假的:“呵,真好。真是好极了。我一直担心陛下子嗣不旺。如今,有了这么多娘娘怀孕,小太子便有了自己的手足兄弟,拓跋家族,也算是真正壮大了……”

皆大欢喜6

“是啊。若是等小王子小公主们都诞生了,明年,一起来北武当参见太后,那才热闹呢……”

“是啊。竟不料我还有这等福分,还能看到儿孙满堂的情形……”

“太后好福气。这一生,真是大富大贵。孩子们明年也许就会来参见祖母呢……人家说,这些都是太后的功德,感天动地,对先帝至死不渝的真情,奴家在宮里,向来如此教育新来的妃嫔,她们每一个人,都太后都充满了敬仰……”

祖母!

自己那么多的——孙子!

芳菲笑得更是开心:“甚好。明年他们来了,北武当就热闹了,小太子也可以跟大家一起玩儿了……米妃,你也要努力,早早传来喜讯……”

米贵妃很是不好意思:“唉,奴家命薄,久久不见音讯……真是愧对陛下……”

芳菲心底是雪亮的,米贵妃当然也是受宠的。这一次,能够来北武当,继续宠幸下去,当然怀孕也不是遥远的事情。

一时间,竟然是皆大欢喜的。

自己一个人的过错,连累了这许多的女人;如今,一放手,反而是无数的女人,都得意起来。

从此,弘文帝放下包袱,快活无忧,子嗣成群,再也不用面对群臣的质疑,更会因为这一次的大手笔,获得鲜卑贵族们的强大的支持和拥戴。

后妃们幸福,弘文帝幸福!

这何尝不是真正的好事?造福后宮?

弘文帝,直到现在,才真正迎接了他人生里的幸福和春天。

然后,她听得张娘娘的一声咳嗽。忽然明白,这是提醒,是否留这些娘娘们用膳。本来,她们初来乍到,又送了这多礼物,于情于理于公于俬 都是该请客吃饭。可是,今日,她觉得十分疲倦,还是强打起精神:“米贵妃,今日小太子要写大字,改日,慈宁宮设宴,再宴请各位娘娘。”

皆大欢喜7

“谢太后。”

米贵妃的目光再次落在小太子的身上。

但见小太子的手,一直悄悄地拉着太后。也许是因为怯生,终究还是小孩子。冯太后也拉着他的手,虽然不是亲生的孩子,可是,那样的一副天伦之图,嫔妃们也不得不承认,冯太后,比一个母亲更加细心,称职。

因为是那样年轻的一个女人——总是没法和太后联系在一起,怎么看,都觉得像母子。

她当然不敢往这方面想,只是很羡慕,心想,若是自己当初能抚养小太子,那该多好?现在不行,只好恨不得自己马上生一个,否则,这米贵妃的头衔,等那些宮妃生下了儿子,自己怎能一直保持这等的地位?

众人告退。

慈宁宮的香味也跟着飘远了。

小孩子终于活泼起来,一点儿也没忘记这事情,蹦蹦跳跳的:“太后,现在我们该去找父皇了吧?”

她的声音出奇地平静:“宏儿乖,让r娘带你去。”

他嘟囔着小嘴巴,有点儿失望。跟别的皇子不同,基本上,皇子都是和r娘最亲,可是,他不是,他基本上一岁之后,就不再吃r娘的奶水,全是冯太后准备饮食,一手拉拔大的。

“太后,为什么你不去?”

她还是非常温和:“太后有点事情。你先去拜见父皇。”

r娘牵了他的手,两名宮女陪着,一起去玄武宮拜见弘文帝。

刚刚出去,就听得一阵欢呼声:“父皇……父皇……”

那时,芳菲正往寝宮里走。觉得头有点儿晕,想先去歇歇。就是脚步这一迟疑,弘文帝已经进来,抱着儿子,大步流星的:“宏儿,又长高了,呀,父皇真是太想念宏儿了,你有没有想念父皇?”

“有。宏儿天天都想念父皇。”

孩子咯咯地笑,咯咯地撒娇,“父皇,给宏儿带好东西了么?”

皆大欢喜8

孩子咯咯地笑,咯咯地撒娇,“父皇,给宏儿带好东西了么?”

“当然了……”

后面的魏启元笑着:“小殿下,老奴带了你喜欢的所有玩意儿,你可以好好玩儿了……”

“呀,我要看看……”

小孩子从父皇怀里扑下去,看两名小太监打开的匣子,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小东西,吃的用的玩儿的,应有尽有。

“宏儿,喜不喜欢?”

他拿了一个风车,转了一下,哈哈大笑:“父皇真好,我真喜欢……太后,你看,这个多好玩儿,比陀螺还好玩,还有风筝呢……呀,糖葫芦,我最喜欢了……”

这时,弘文帝的目光才落到冯太后的身上,淡淡的:“参见太后。”

冯太后和颜悦se ,心平气和:“陛下辛苦了。”

他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芳菲心里一抖,这才发现,为什么先前米贵妃她们那么奇怪的眼神了——因为自己新换的衣服。是一件有着浅se 花纹的新衣服。

本来是很淡雅的,可是,对于一个守寡的太后来说,就显得艳丽了一点儿。

这衣服,是她得知弘文帝要来,才换的——本来,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啊。

她慌乱的,手一时竟然无措,这一身衣服,要怎样才能掩饰呢。从头到脚,怎么能够掩饰呢?

“父皇,太后要给你做拔丝苹果呢,拔丝苹果可好吃了……”

“是么?”

小孩子滔滔不绝的:“父皇,太后还给你做新衣服呢……你看,就是我身上穿的这种……太后说,以后我们都穿这样的衣服,就更像父子了……”

这时,芳菲已经坐下去。

那针线筐就在旁边。

她的裙裳那么宽大,不经意地拉开裙摆,尽力地,再尽力一点儿,把那尚未最后完工的灰se 衫子所遮掩——完全遮掩,不让任何人看到。

皆大欢喜9

弘文帝也没看到,目光淡淡的,并不在于寻找,只是逗弄儿子,仿佛所有的注意力,完全在了儿子的身上:“宏儿真乖啊……有没有替父皇谢谢太后?”

谢谢太后?

多么奇怪的说辞。

小孩子以前从没听父皇这样说,有些困惑地看他:“父皇,你不想吃拔丝苹果么?可好吃呢……”

芳菲笑起来,这一次,是她先开口,柔声道:“宏儿,父皇很忙呢。不能打扰父皇。”

弘文帝抱着儿子,目光转向她:“太后今日很忙么?”

“呵,是啊。陛下初来北武当,多少的事情要处理?宏儿,你就别打扰父皇了……”

小孩子嚷嚷起来:“太后,父皇还没吃拔丝苹果呢……”

“乖……以后,父皇空了再来吃。”

弘文帝将孩子放下来,才淡淡道:“宏儿,父皇有事情,明日再来看你。”

小孩子完全惊讶了:“父皇,你不和我们一起吃饭?”

“今日太忙了。改天吧。”

“父皇,以前我们不是每顿都一起吃么?”

弘文帝招架不住,只是拉住孩子的手,淡淡道:“太后,朕想带宏儿出去玩一会儿。”

芳菲温声道:“去吧。陛下,宏儿天天盼着你呢。现在好不容易盼到了,你就带他去玩儿吧。宏儿,你今日就跟着父皇。”

“好的,太后。宏儿也和父皇一起吃午饭哟。”

“行。今日,你想怎么玩儿都行。记得要听父皇的话。”

弘文帝抱了儿子转身出去了。

走到门口,脚步终于还是顿了一下:“太后……今晚做拔丝苹果么?”

她笑得出奇地温和:“改天吧!小孩子贪吃,甜蜜的东西,吃多了牙齿会蛀的。”

他的身子仿佛僵硬了一下,站立了好一会儿,才抱着儿子大步出去了。

皆大欢喜10

再一次,安静下来。

就连儿子的欢笑声也远去了。

仿佛几乎瘫软在椅子上,精疲力竭。

迷乱中,仿佛一阵一阵的恐慌,甚至儿子,也会逐渐地,逐渐地,离自己远去。

人都是这样,某一些东西,不经意间,便彻底地失去了。

我放在盒子里的巧克力,我不吃,为什么别人就要给我吃掉呢?

不仅吃掉,还会从此把盒子也一起毁掉。

忽然觉得很疼,全身上下都很疼,却又不知道究竟疼在哪里。

好一会儿,她才站起来,腿脚一阵发麻。走了一步,差点被绊倒,定睛一看,方是那件灰se 的衫子。已经到了最后一步了:只要订上扣子就可以穿了。

她默默地收起针线筐,才发现,原来,最简单的一步,其实,才是世界上最难的一步,就如一颗小小的扣子,永远也订不上了。

她走到最里边,将衣橱打开,然后,把那衫子折叠好,放进了最底层的一个筐子里,关好,一生再也不曾打开来。

张娘娘一直站在门口,本想安慰她几句,却拙于言辞。真没想到,冯太后,如今竟然是如此尴尬的地步——

带着一个俬 生子,当孙子养着;眼睁睁地看着真正的“孙子”们,一茬一茬地长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滋味呢?

她要安慰,也没法安慰。

冯太后,出奇的平静。

伺候了这么多年,张娘娘第一次见到她如此地镇定和平静。

仿佛就如对付乙浑的前夜,暴风雨来得越是猛烈,她越是无动于衷。

弘文帝在北武当的朝会,前所未有的君臣一心,济济一堂。

都是鲜卑贵族们,这半年来,他们对弘文帝的态度大大改观。纵然是以前最顽固,最最失望的陆泰等人,也由衷地拥戴起这个皇帝了——因为,直到此时,他才真正像一个鲜卑人的皇帝了。

……………………………………

ps:今晚0点会大量更新,欢迎阅读,正在写。

更新了哈——皆大欢喜11

弘文帝在北武当的朝会,前所未有的君臣一心,济济一堂。

都是鲜卑贵族们,这半年来,他们对弘文帝的态度大大改观。纵然是以前最顽固,最最失望的陆泰等人,也由衷地拥戴起这个皇帝了——因为,直到此时,他才真正像一个鲜卑人的皇帝了。

除了最早的均田制,后来,李奕,李冲等人鼓捣的三长制,俸禄制等,都被搁浅了……而且,更主要的是,弘文帝几个月的时间禸 ,狂纳了十几位鲜卑族的世家小姐为妃嫔。而且,怀孕的好几位娘娘,都是鲜卑重臣之女。

这也一改过去冯皇后当政,为先帝的后宮带来的y影。

一个以鲜卑贵族小姐为主的后宮,正日益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这才是保证鲜卑族尊贵血统的关键。

只有个别人还是非常遗憾:只可惜,弘文帝立太子立得太早了。若是放到现在,一定会有更好更适合的子嗣出现。

但是,当他们看到弘文帝牵着小太子的手露面时,便立即不再吭声了。

这是小太子第一次在群臣面前,以储君的身份露面。他已经四岁多了,长得比一般同龄的孩子要高一截,举止大方,眉目清秀,一身恰到好处的明黄se 小龙袍,看起来,倒像是有五六岁的样子了。

弘文帝牵了他的手,让他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旁边的椅子上。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挺直了腰板,坐得端端正正。

群臣朝见。

弘文帝微笑着看着他,一抬手,小孩子竟然像模像样的:“各位爱卿平身。”

他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丝毫也没有怯场,众臣都感到惊讶。

这时,明亮的太阳从玄武宮的琉璃殿上照s下来,正投s到他的身上,小孩子益发的玉雪可爱,丰神俊朗。

弘文帝问:“宏儿,这些日子都学习了什么?讲给大家听听。”

皆大欢喜12

孩子朗声道:“太后说,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要关心天下民生,爱护北国子民。以后,要做一个胸怀天下的好皇帝,统一天下,造福人民。”

弘文帝好生得意,目光转向一干大臣:“宏儿出世的前一晚,朕梦见满天阳光普照,宏儿果然越来越聪明伶俐了”。

大臣们哪里还能错过机会?一连声地拍马起来:

“小太子果然圣人之姿,英武不凡。小小年纪,竟然就懂得这样好的道理……”

“小太子太了不起了,长大了,一定是个顶顶好的皇帝……”

东阳王笑着揽着胡须:“果然还是冯太后教得好。这些年,太后一定花费了不少心血……”

……

众人本来正在拍马热闹,忽然听得东阳王提起冯太后,这个鲜卑族的全民公敌——由于接二连三的改革法令,他们已经将这个女人恨透了。好在弘文帝没有甩她,改革半途而废,她这半年,又不曾再兴风作浪,大家的憎恶感才稍稍淡化。

但是,陆泰等人当然不会放松。见此机会,立即奏请:

“太后母仪天下,是道德楷模,她老人家教育小殿下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小殿下现在年岁已长,真正需要有人教导他治理天下了……”

源贺等知道东阳王和冯太后关系亲密,生怕起了什么波折,马上接口:“老臣还是建议京兆王出任太子太傅……”

一干鲜卑贵族心领神会:“臣等也认为京兆王德高望重,适合做太子的老师……”

“小太子去年回平城,生了病,是因为年龄小。臣等认为,今年秋季后,还是需要迎回平城,好好地接受系统的太子教育……”

对于冯太后的警惕,是不会放松的。如今小太子一天天的长大,当然不能让他一直留在冯太后手里。现在,是该培养他做鲜卑人的好皇帝的时候了。

皆大欢喜13

弘文帝不动声se ,看着一众大臣。

京兆王见众人都推举自己,他平素虽然竭力避免参加这些鲜卑人的聚会,毕竟,对先帝,还是有一定的忌惮;可是,每一次风口浪尖的时候,便会被鲜卑贵族们推出来,而且,平素又不得不仰仗他们,所以,还是站出来:“臣也是才疏学浅,可是,既然大家都推举,臣也必将尽心竭力,将生平所学,教给小殿下……”

“京兆王何必谦虚?你德高望重,必定胜任……”

“也罢,感谢各位信任,而且,还有大家的支持,老臣就尽力而为……”

小孩子听着众人议论纷纷,都是讨论自己的教育问题,目光便悄悄地转向了父皇,有点儿困惑,仿佛在问:不是太后教我了么?

弘文帝一挥手,群臣的议论声立即平息下来。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小太子的确需要专门的老师。朕今下令,京兆王任太子太傅,选派四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协同努力,负责教育好小太子……至于小太子在北武当的一切饮食起居,按照先帝遗命,照旧由冯太后负责。”

众臣简直喜出望外,这可是弘文帝,第一次以圣旨的形式,将小太子的老师定下来。以后,还怕她冯太后翻云覆雨?

“陛下英明,小殿下英明。”

玄武宮,如奏响了一曲胜利的凯歌。

这一日,弘文帝在玄武宮设宴,大宴群臣。整个宴席上,他都带着儿子,献宝一般。困惑的小孩子,第一次见到这种大场面,一直都在奇怪,趁了空闲,嘟嘟囔囔地问:“父皇,为什么不请太后来一起吃饭呢?”

毕竟是孩子,不是真正的圣人!他以为,这是许多人吃饭,吃好的而已,只奇怪为何不喊太后。

弘文帝举了酒杯,装没听见,没有回答他的话。

小孩子的疑惑,很快便被群臣的恭贺声,父皇的欢笑声,全部遮掩了……

皆大欢喜14

第二日,玄武宮下旨,昭告天下,任命京兆王为太子太傅。同时,选派陆泰等四名鲜卑大贵族辅佐,一起承担小太子的教育问题。

对于太子单独的寝殿,东宮,都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和规划。

弘文帝还是依照了礼节,做得十足,早朝后,就来慈宁宮拜见太后。

这一次,行的是大礼——真正儿子见了母亲的大礼。

“参见太后!”

只是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儿臣”两字。

芳菲拉着小太子的手,她穿一身灰se 的太后袍服,小太子穿一身明黄se 的衣裳。小太子跪在地上,向父皇行大礼。然后,又和父皇一起,向太后行大礼。

芳菲一个人坐在太后的椅子上,看着这对行礼的父子。

小太子觉得奇怪,几次欲言又止,想父皇,但是,每一次,都被父皇不经意地阻止了。

“你们都坐吧。”

弘文帝便在旁边坐了。

小太子站着。

虽然是小小的孩子,也觉得那么奇怪:仿佛自己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很大的改变。以前就不是这样,以前,父皇和太后,不会行这样的大礼的。

尤其,不会这样疏远。

连小孩子都能感觉,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