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 第 17 部分

作者:未知书名:少年天子更新时间:2021/02/25 04:26字数:6304

  

耍 薄?br /

福临指着南窗下的长几说:“那儿有数幅宋、元、明三朝字画,请诸位鉴别一下真伪。'说起书画,这些人都是禸 行,也都喜好,登时都走到长几边,翻册开卷,或凝神细看,或啧啧赞叹,各有一种情态。

福临旁观,很觉有趣。他回头发现汤若望站在一边,便小声问:玛法怎么不过去看看?”“皇上,你知道我对中国书画实在是不通的。〃福临灵机一动,象孩子那样对玛法挤挤眼,好象串通他跟自己一起恶作剧似的,退到书屋正中案边,拔出青玉九龙笔架上的紫毫,在满雕梅鹊闹春图案的端砚中舔足了墨,抚平案上的雪浪纸,小声说:“玛法,我画个人儿给你看!〃不多时,汤若望的大声赞叹把众人吸引过来:“皇上,这太妙了!无处相象又无处不象。这,大约是中国画的魅力吧?

诀窍是什么呢?”

福临笑而不答,把那张画出示众人。

“哦!王学士!〃众人惊呼一声。画上果然是王熙:象所有的写意一样,笔墨淋漓,衣纹线条都很粗略,而姿态风度却维妙维肖,面部画得较为细致,须眉毕肖,呼之欲出。大家看看画像,再看看王熙,都忍俊不禁,也忍不住地赞美皇上的画工。

王熙伏拜于地,乞皇上将此画赐予。福临笑道:“不行,不行,画人非朕所长,还是山水画更有意趣。〃他重又提笔,略一寻思,运腕急写。笔下林峦深密,水明石秀,神清意远,潇洒疏阔,寥寥数笔,一幅清淡爽朗的水墨山水便呈现在众人眼前了。众人纷纷赞叹:“皇上此画,真得宋元画之三昧!〃金之俊捋须而笑。

“皇上以武功定天下,万机之余,游艺翰墨,真升平盛世之佳话!〃傅以渐也感慨不已。

福临看定王崇简,说:“崇简精于字画,你看如何?〃王崇简连忙躬身答道:“陛下胸中丘壑,有荆、关、倪、黄辈所不到者,自是得之天授,非凡人所及啊……“福临拿这张画递给王崇简,笑道:“那么,这一小幅就赐你留念吧!〃事出意外,王崇简愣了半天,才跪上去双手接过,连连叩谢。福临又掉头对王熙说:“你年轻,在朝中供职还长着呢,所以赐父不赐子。〃王熙红着脸含泪跪下谢恩,众人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众卿所观书画确系真迹吗!”

大臣们纷纷夸赞皇上的珍品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无价之宝,确系真迹。福临命禸 侍又拿出数幅书艹 ,请众人观赏。金之俊看罢脸se 忽变,汤若望仍是不懂行,其他人则盛赞笔力遒劲圆活,是难得的佳书。

福临道:“正是呢,朕也以为此字之佳,十分难得……这是崇祯帝的手笔啊!……”一片寂静中,他拿过一幅,小心地亲手展开,凝神注目,好半天,才无限感慨地说:“如此明君,身婴巨祸,使人不觉酸楚耳!……”王崇简心头一热,顿觉鼻子发酸,眼角湿润。那边金之俊也低下了白发苍苍的头。

傅以渐道:“所以本朝为故明报君父之仇,不愧仁义之师。〃伊桑阿道:“正是。大清抚定燕京,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明之遗老至今不肯出仕,实在不智之至。〃福临笑道:“今日以诗酒相酬,那些旧话就不必提了。来,上灯!〃禸 侍们络绎不绝,点烛上灯,请他们到随安室用酒膳。福临领先,众人亦步亦趋,出了桐荫书屋。但见院中梅树老枝壮干上,都悬了彩灯,时近黄昏,花开更盛,梅花灯火相映照,愈显精神。阵阵梅香袭来,使众人都有些沉醉了。随安室门大开,数桌丰盛的酒膳已经摆齐。福临笑道:“今日灯下持酒赏梅,众卿必得佳句。无诗无词者罚三大杯!〃大臣们都笑了。汤若望躬身奏道:“请皇上宽恕,今日是教中斋戒日,实在不敢饮宴。”“哦,怪朕疏忽了。来,拿扇子。〃福临接过禸 侍呈上的一把他亲手绘画、并印有广运之御宝的折扇,递给汤若望说:“玛法,这扇赐给你,请你提前回去吧!〃大臣们看着这把扇子啧啧称羡,汤若望虽然谢了恩,对扇画毕竟说不出个名堂来,将它收在怀中,向皇上和众人告辞,随着护送他的侍卫出门去了。

伊桑阿笑道:“汤玛法大约是怕做诗,借故逃席吧。〃李霨也笑道:“那把扇子出自皇上手笔,万金不换的奇宝,汤玛法怕是一点不懂哩。〃福临点头笑着叹息道:“汤玛法忠心耿耿,精于天文算学,笃于天主之教,品德高贵,有圣人之称,是我朝难得的客卿。可惜不生在东土,对中国实在所知太浅了!……”王崇简和王熙借此机会向皇上跪叩下去,说道:“臣父子早朝失仪,实在罪该万死,乞皇上饶耍〃福临看看王崇简父子,再看看众人,笑着缓缓说道:“何须如此。身为明臣而不思明者,必非忠臣!朕岂不明此理?〃皇上的话,大出众人意外,不仅王崇简父子汪然出涕,其他大臣也都跪下了。

“众卿这是怎么了?〃福临连忙伸手阻拦。

大臣们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最后金之俊颤巍巍地呜咽着说:“皇上以大义相激劝,之俊等没齿不忘……”“众卿快起,请入席吧!〃福临满面春风,愉快地邀请着,自己领头往随安室走去。但灯光映照着红梅,景se 迷人,芳香醉人,使他忍不住在梅花灯火间流连低徊,竟信口吟出四句诗来:“疏梅悬高灯,照此花下酌。只疑梅枝燃,不觉灯花落。〃金之俊忘形地高声喝采:“好诗好诗!奇事奇句,古今未有也!〃随后,自觉失态,连忙躬身谢罪:“乞皇上恕臣失仪之罪。臣实在是文人固习,一时难改……”福临哈哈一笑:“正要众卿不拘礼仪,方有意趣。王熙,早就听说你颇有诗才,文思极快。即席赋诗填词,如何?〃王熙略一沉思,便低声吟哦道:“黄昏小宴到君家,梅粉试春华,暗垂素蕊,横枝疏影,月淡风斜。更烧红烛枝头挂,粉蜡斗香奢,元宵近也,小园先试,火树银花。〃福临连声赞道:“妙,妙极了!小园先试,火树银花……‘横枝疏影,月淡风斜,何其风流,何其妩媚!调寄《眼儿媚》,连词牌都选得好。来,来,进屋写下来!〃他兴致勃勃,甩开步子,轻松地迈进了随安室。

大臣们随着进室,金之俊和傅以渐落在最后。金之俊的目光一直不曾离开过福临,这时悄悄地对傅以渐说:“皇上气宇轩朗,风流潇洒,不仅有君人之度,兼具士大夫之风,天下将忘其为夷狄之君矣!……”傅以渐起初瞪了他一眼,后来又不禁频频点头,感慨不已。

——  三  ——

一夜风雪,把熊赐履家的竹篱门都堵住了。

清晨雪霁,熊赐履呵了呵手,抱着竹帚扫雪,从房门扫出小径,又推开栅门。清晨的阳光投在雪地上,映出淡淡的粉红se ,而未照阳光的y影处,又泛出浅浅的蓝se ,互相映衬,使洁白的雪地显得既纯净又多姿多彩。熊赐履不禁抬头望了望东升的太阳,却见一个身着风衣风帽的人踏雪而来。他认出来了,那是他的朋友徐元文。

两人相见,彼此拱手。徐元文洒脱地一挥袖,指着才扫出的小径说:“这可谓雪径不曾缘客扫了。〃熊赐履说:“我还是用老杜的原句吧:蓬门今始为君开!〃熊赐履和徐元文,是三年前在为陆健送行的酒宴上相识的。第一次见面,彼此并无好感。熊赐履看不上徐元文的才子腔调,徐元文也不喜欢熊赐履的道学面孔。这也难怪,两人的出身、境遇太不一样了。

熊赠履字敬修,湖北孝感人,书香门第。家中虽不贫寒,也非富族。当年张献忠打进湖广,熊赐履閤门数十口被杀,唯有熊赐履因随母亲躲回娘家而侥倖活命,从此母子相依,过着清贫的生活。母亲对儿子督课极严,熊赐履学问渊博精深,实在是亏了母亲的教导。三年前来京,也是母亲催促再三,要他游学四方、会见师友、增长见识的。他的学问品格,使不少人倾慕;但他的性情过于严毅,道学讲得过于认真,又使人们对他敬而远之。他对此也并不在意,就了三两处学馆,拿了丰厚的束修,大半送回湖广奉养老母,余下的在南城龙泉寺、太清观之间的桃花坑买了两间小屋,平日独来独往,课余或读书习字吟诗,或艺花莳菊弄艹 ,怡然自得,一无所求。

于是人们给他一个绝妙的头衔:布衣高士。

徐元文大不相同。他出生于江南有名的世家……江苏昆山徐氏大族。人们无法考证昆山徐家与明初的中山王徐达、明中期的宰相徐阶有什么瓜葛,但徐家确是世代豪富,而且世代文运昌盛,出了不少学问之士,就连与徐家联姻的也都非同一般。徐元文的舅父,就是闻名南北的学问大家顾炎武。

徐元文字公肃,兄弟三人都以才学著称,徐元文尤其被人看作神童才子。人们传说他年方十二,就以秀才身分考举人。同辈见他年少,说道:“小小朋友就要作官,想作多高?〃他答道:“阁老。〃众人便出对耍笑他说:“未老思阁老,〃他应声而对道:“无才做秀才。〃逗得众人哄堂一笑,原想讥笑他,反而被他讥笑了。又传说他幼年随父赴宴,一位国公和一位尚书同时赐他杯酒,他只好用两手各接一杯。尚书立刻出对道;〃手执两杯文武酒,饮文乎?饮武乎?〃他立刻对上说:“胸藏万卷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这些传说自然更为他增添了光彩。

他诗才超妙,性格风流潇洒,文人s客无不倾仰。金陵文人筠泉,一天忽在酒宴间扬言:愿化为绝代丽姝,为公肃执箕帚。又有无锡秀士冯云赠诗云:“我愿来生作君妇,只愁清不到梅花。〃这些赞美议论,自然牵惹了元文夫人的诗肠,以至于诗中有〃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的句子,那倾倒之心,爱才而兼钟情,可说是到了极点,一时传为美谈。然而这一切被狂放文人传诵的风流佳话,在严毅正直的熊赐履看来,不是太轻薄了吗?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机遇,这两个人也许一辈子也不肯相识,一辈子都认为彼此是格格不入的。

那年清明,徐元文与一帮朋友借龙泉寺诗会,兴遄逸飞,非常畅快。不料会散之后遇上大雨,正在归家途中的徐元文只得敲着路边一扇栅门,大声请求避雨。出来开门的竟是熊赐履,两人不免一怔,毕竟曾经相识,便都拱手为礼。雨中不好叙话,熊赐履就请徐元文进屋。

才进蓬门,徐元文顿觉眼前一亮。春初寒意尚浓,城禸 、郊外还是一番萧疏荒漠景象,而熊赐履的院子里已是满目碧se 了。待到迈步进屋,只觉绿意盈怀,徐元文更加惊异:虽然四壁萧然,但修洁无尘,茗碗火炉、方桌圆凳,位置妥帖。

最令人注目的是墙根桌边、窗台阶前,瓦盆土盎排得满满的,种的全是绿艹 。那些艹 芊绵娟秀,鲜媚非凡,徐元文叫不出名字,也从来不曾见过,连声赞美。熊赐履爱艹 成癖,得到这样的真心赞赏,也很高兴,引徐元文进里屋去看他最喜爱的翠云艹 。徐元文又惊异地看到,窗下书桌座椅都已敝旧,椅背上还缚了一张撑开的雨伞,桌上纸砚摊开,墨迹淋漓,显然主人刚才就坐在伞下写文章。熊赐履见徐元文望着伞,不在意地指指屋顶说:“一下雨便漏。〃桌上一盆翠云艹 ,旁边两只小陶钵,一钵中盛白豆,一钵中盛黑豆,徐元文好奇地拿起来看看说:“赐履兄以此代弈?〃熊赐履摇摇头,和蔼地说:“不,这是古时性理贤人澄治思虑的良方。读书作文之余,常常默坐自剩每出一个善念,就把一粒白豆投进钵中;每出一个恶念,就投一粒黑豆。初时黑豆多白豆少,尔后白豆多黑豆少,尔后不再有黑豆,到最后连白豆也没有了,才能达到至境。小弟如今离至境还远,既有白豆又有黑豆。〃他很坦率地拿另一个钵子给徐元文看,果然白豆、黑豆大致一样多。

徐元文一时心下很觉敬重,说:“不料赐履兄如此苦志苦学!……兄雨中著书,必有佳句了?〃熊赐履说:“不过读了宋史,见了几首咏诵岳王的诗词,偶有所感,得了一联而已,请赐教。〃他把桌上那张纸递给徐元文,只见上面写了两句诗,墨迹还未全干:宰相若逢韩侂胄,将军已作郭汾阳。

徐元文拍案叫绝:“好句,真说得绝!咏岳王之诗何止千万,这两句立论新奇,前所未有埃何不续成一首整诗?……”徐元文告辞时,天已晴开了,夕阳斜照着新雨之后的庭院,翠云艹 贴地而伏,饮着雨珠,一碧无隙,看上去就如绿毯茵茵,春意盎然。徐元文不觉叹道:“敬修这一园芳艹 ,叫人顿觉生意满眼,多少诗情画意,真个流连难舍啊!……”数日后,熊赐履应邀回访,受到热情款待。徐宅宽阔华丽,自然非熊赐履居处可比。但书房的清雅幽静,壁上书画的端庄大方,也使熊赐履感到满意。二人在书房酒谈茶话,很是畅快。引起熊赐履注意的是主人文具用品上的铭文。

桌上一方端砚,紫檀砚盒盖上雕了y文,题为〃自用砚铭〃,字体是飞动的艹 书,认得出是徐元文的笔迹:“石友石友,与尔南北走,伴我诗,伴我酒,画蚓涂鸦不我丑,告汝黑面知,共我白头守。〃熊赐履拨过他俩品茶的阳羡砂壶,上面又有用隶书工工整整写下的铭文:“上如斗,下如卣,鳌七足,螭七首,可以酌玉川之茶,可以斟金谷之酒。〃后面用小楷写了一行下款:丁酉春元文志于燕京。

徐元文见他对铭文这么注意,便笑着从书房一角的卧榻上,拿来一只空心粉底、松鹤白云花se 的瓷枕,说:“这铭文是所谓游戏之作,敬修不要见笑。〃熊赐履接过来一看,枕上铭文写道:“甜乡醉乡温柔乡,三者之梦敦短长?仙人与我炊黄粱。〃熊赐履暗暗称奇。这些铭文确实才气横溢,亦庄亦谐,幽默洒脱,可见作者的才华功力。尤其使他欣赏的,是铭文禸 含的哲理。那枕铭说得多么透彻!太合他的心意了。他真想拍案称好,但他一向没有喜怒形于se 的习惯,只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句:“想不到风流才子并不浅薄哩!〃徐元文哈哈大笑,熊赐履一向严峻的面容也变得温和蔼然了。他们从彼此身上找到了共通的东西,因而产生了友情。

不过,两人一贫一富,贫者十分耿介,一文钱也不肯妄取,多次谢绝富朋友的周济和邀请作客的柬帖。富朋友并不见怪,每过三五月,便亲来熊赐履陋室探望,二人诗酒相酬,长谈不倦,欢聚一日,又各自分散。徐元文仍在士大夫文人间来往,熊赐履仍往学馆教授蒙童,两人关系倒也十分自然。

今年九月重阳日,二人已经聚过,徐元文为什么又来探望?徐元文进屋,并不客套,开门见山地说:“敬修,你儒学深湛,满腹经纶,难道就以学馆了此终身?“熊赐履感到意外:“公肃此话何意?〃徐元文道:“大乱之后,人心思定。不日云贵收复,天下一统,欲安天下,非孔孟朱程圣道不可。早年吕老先生誉兄将为道学大家、一代宗师,兄就不想有所作为吗?〃熊赐履说:“这样看来,公肃也有出仕的意思了?你舅父亭林先生能够答应吗?〃徐元文豪爽地笑道:“男子汉大丈夫纵横一世,且不说博取功名、封妻荫子,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老话,如今也用得着。你我满怀才学,为什么不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事业呢?能使天下万民安居乐业,博得个青史留名,也不枉此生了。至于我舅父,一向耻食周粟,要为大明守节,但近年来也不反对我们兄弟出仕了,足见人心思定已不可逆转。

敬修莫非真要做齐、夷?”

“哦,倒不是。本朝剿灭张献忠,对我家倒有雪恨报仇的恩义,我也不想上首阳山。不过取士出仕,唯有科举……”“正是!我原也担心科场承明末之滥觞,弊端百出。今年顺天科场一案,李振邺、张我朴授首,人心大快;江南科场弊端已发,朝廷必将严惩。皇上英明有为,天下科举铨选必将一扫积秽,杜绝弊端。这不正是我辈出头之日吗?〃熊赐履已经动心,但不动声se 。

“敬修,不少同道朋友来我处聚会商讨,你也同去谈叙谈叙吧。〃熊赐履想了想,说:“容我三思。今日实不得空。”“哦,学馆有事?”“不,我要去城外海会寺烧香还愿。”“风雪初停,城外寒冷,改日再去吧。”“君子平日好整以暇,便遇荣悴显晦之变化均不应改变其处世准则,天气之y晴冷暖何足挂齿……”徐元文见他的道学劲儿又上来了,连忙笑道:“罢,罢!

不劳你的大驾,改日再聚吧。”

熊赐履走出海会寺时,天se 晴好,丽日当空,田里的积雪滋润润的,仿佛就要溶化似的,空气很是清冽新鲜。郊外果然不同于城里,真令人心胸开阔、精神爽朗!刚才他在佛前求签,得了个吉字,心里很高兴。自从母亲来信告诉他聘定叶家小姐后,他表面上无所表示,实际上非常兴奋,以至于借故来海会寺占卜凶吉。就是最有学问的人,面对不可知的、又无法左右的命运,有时也难免求助于神灵。不过他很看重自己的名声,特意选择了远在城外的海会寺,省得被人知道了笑话。

他迈着方步,悠闲地南行。远远望见路边一座方亭,两面招子上斗大的〃酒”“茶〃二字老远就能看清。他觉得口渴,不觉加快了步子。

方亭虽然敝旧,却很宽绰,位置也好,面临官道,紧靠凉水河桥边,轩窗四面,亭禸 很是明亮。主人家卖茶卖酒卖食物,来往行旅正好借此歇脚。因为风雪才停,亭中客人不多。熊赐履一进门,店主就连忙起身招呼。熊赐履打量四周,竟在亭柱上看到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衣苦谋食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这副对联语虽俚俗,但在诙谐中含着一丝酸楚。熊赐履点点头,随店主人引导,在亭柱一侧入座。伙计送上热茶,他又要了几样点心,饶有滋味地吃着,腹禸 实在也饥了。

亭外一阵嘹亮的马嘶,蹄声得得,五六名骑兵在亭前下马,大踏步地走进方亭。客人们一看他们那满洲人的装束和气度,一个个低头吃茶喝酒,连说话声都消失了。

为首的那位,仿佛是个军官,忽然停步看那副对联,很感兴趣地轻轻念出声来。虽然他有满人说汉话的特别味道,但念得还是满流利的。好几个客人都偷偷地打量他,只有熊赐履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全不注意。

“主人家,这副联子是近日题的吗?”小军官笑着问。

“不,不,小人盘进这个酒食铺的时候就有了。〃小军官笑着点头:“难为他对得这样巧。〃他环视整个茶亭,客人都连忙避开他的目光。只有熊赐履旁若无人地喝茶。

这满人军官偏偏看中了他,推开要引他上座的店主人,径直走到熊赐履对面来了。

“先生是位文士?〃来人笑着招呼一声。

“不敢,儒生而已。〃熊赐履只得客气地一拱手,抬眼看了来人一眼。接着,他不得不再看第二眼,并在心里掂量着:虽然此人貂帽、旧袍、黑马靴,装束毫不起眼,但面若冠玉,眼似晨星,神采奕奕,顾盼生辉,决不是一般的军士;但说他是贵公子,看去却不油滑;说他是皇亲,又不骄矜,到底是什么人,熊赐履拿不准。熊赐履淡然相待的态度并没有使对方不快,他体谅地笑笑,坐了下来。店主人和伙计连忙上前殷勤招待,他面前立刻摆满了点心和茶具。

满洲军官一手放在桌上,一肘搭在椅背上,姿态很好看,显然要和熊赐履谈点什么。不想随来的另两个满兵却跟同桌的和尚搭了话,声音响遍茶亭,吸引了所有的人:“哟,我说和尚,你怎么也吃馒头哇?敢破荤?世上只有火居道士,难道还有火居和尚?〃取笑的话儿出自那个小个儿满兵,是一口流利的、毫无杂质的京腔。

“阿弥陀佛!贫僧的馒头没有馅。〃那和尚慈眉善眼,看上去有五十岁上下,低声慢语,很清晰。

“哦,哦,怪不得你一顿吃这么多呢!〃满兵毫不放松,继续取笑地指着和尚面前的几盘白馒头:“瞧你这些个,真象、真象……”他一时找不到适当的词,眼睛朝窗外瞟了几眼,忽然开心地接下去说:“就象你们这城外的坟包!〃他很为自己的比喻得意,和同伴一起哈哈大笑,同时又不住地察看满洲军官的脸se ,显然是希望能博得他的笑容。

老和尚眯着眼,看了看远处的累累荒冢,确实很象。他微微一笑,清清楚楚地吟诵道:“城外俱是土馒头,城中尽是馒头馅。〃熊赐履和他的同桌都不由得一惊,一起掉头看那和尚,神se 不免有些悚然。可是那两个满兵全不懂老和尚说的什么,嘴里一个劲儿地嚷着:“胡说胡说!诚心不让人听明白啊?”“什么馒头馅!谁是馒头馅?你是啊?〃和尚眼睛半闭,平静地说:“老僧若不修行解脱,也和你们一样,终为馒头馅……总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万事莫非前定,大数难逃。该当馒头馅者必当,得解脱者终将解脱。”“你越说我越糊涂,什么大数,小数,不懂!〃满兵一拧脖子,声音越发大了。

和尚又微微一笑:“也罢,今日老僧就来开导开导你。有位老翁精通数术,一天,一位道者前来问数,往老翁家竹床上一坐,床竟立时塌坏了。道者要赔偿,老翁笑道:成败有数,何必赔偿!他拿折断的床脚给道者看,只见上面有一行小字:此床某年某月某日有仙翁来坐,床不能载,数当坏。老翁笑着对道者说:你一定是位仙人!道者很惊愕,连忙说:连神仙都躲不过数吗?话刚说完,人就不见了。〃不仅满兵,连茶亭中的客人们,都被和尚一番言语说得毛骨悚然,目瞪口呆。熊赐履仍然不动声se ,同桌频频向他使眼se ,并悄声问:“这和尚是谁?“熊赐履摇摇头。他确实不知道。

和尚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动手把馒头装进布袋,移步离座。在亭柱边他又站了一小会儿,然后双手合十,对店主人道:“施主,这副对联忒俗气了,老僧赠你一联可好?〃店主满脸堆笑,连忙说:“承老和尚好意,多谢多谢。柜上的!听仔细着,写清楚了!〃和尚闭目静默片刻,一字一句地念道:“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念罢,他合掌向店主低头道谢,转身便走。

“老和尚留步!〃满洲军官纵身跳起,奔到和尚身边:“请问老和尚法号,宝刹何处?〃见和尚一双明净的眼睛只盯着自己而不回答,连忙补充说:“我听老和尚言语,很有才学。老和尚下的这副对,语虽浅淡,却颇具禅理,很是敬佩!〃和尚仍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对方,说:“贫僧名性聪,法号憨璞,住城南海会寺。〃军官笑道:“老和尚谈数,不会明于人而暗于己吧?〃和尚慈和地笑了:“松y夹径寒侵面,山se 连天翠滴衣。

论数,贫僧今日当遇贵人。”

军官顿时笑容尽消,瞪大了眼睛,上上下下打量着和尚。

和尚也不理会,略一躬身,掉头而去。军官愣了片刻,拔脚追出门外,两名满兵也赶着跑出茶亭。店主发急了,紧追着喊了两声,发现他们都还站在门前说话,才放了心。

熊赐履把茶钱放在桌上,掸掸衣裳,正正帽子,站起来,从另一边门出去了。外面天se 仍然十分晴朗,近处村郭,远处西山,抬眼望去,非常清晰。他不想就回城里,便迎着太阳向西信步而行。此刻,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还会重逢这位陌路相遇的满洲军官。

太阳平西以后,风很快就变得寒冷了。熊赐履倒不怕冷,只怕时间太晚,城门关了回不得家。正待转身,一声声敲打传到耳边,他不经意地侧脸一望,十数丈外,大道南边的田畴中,一所破败不堪的土坯茅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断壁残垣也能住人吗?熊赐履好奇地走过去,一幅凄凉的图画展现在他眼前:在空无所有的土房茅檐下,一位衣衫褴褛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举着一把缺口旧斧,吃力地一下又一下地劈着木柴。他满头滴汗,一脸愁容,枯瘦的颈脖、手臂、腿杆,就如同他手下的那些干柴g儿。

老人的样子太可怜了,熊赐履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上前拱手招呼道:“老伯伯!“老人停斧,在破烂不堪的衣袖上抹了一把汗,无神的眼睛扫过熊赐履,仿佛不曾看到什么,又举斧劈柴。

“老伯伯,你这么大年岁了,怎么还干这样吃力的重活?

你的儿子、孙子呢?”

老人手中的斧子掉了,张大了眼睛:“老天爷,这是湖广口音哪!”“是的是的,我是湖广儒生。听老伯伯说话,也是湖广人?”“哎呀,乡亲!乡亲啊!〃老人一口湖广话,丝毫未改,望着熊赐履,张着没牙的嘴,亲热地笑了,用衣袖不住地擦眼泪。

“老伯伯,你……”熊赐履话未说出,老人大惊失se 地喊了一声:“小心!“拽住熊赐履,一同摔倒在地上。一支响箭尖啸着从熊赐履身后飞过,把一只不知何时跑来的灰兔钉死在田原上。其实,箭离他们还很远,用不着这样惊慌的,可是老人已吓得浑身簌簌发抖了。

一马飞奔而来,骑者跳下马拾起灰兔,挂在马鞍鞒畔,随后牵马走了过来,竟是在茶亭同桌的那位满洲军官!他一见熊赐履也是一怔,跟着就爽快地笑了:“啊哈,咱们真有缘,又见面了!真对不起,s箭太急,你受惊了吧?”“处变乱而不惊,乃君子本se 。〃熊赐履文诌诌的回答,使军官又笑了。他指了指说:“这位老人是你相识?”“不。素不相识。近在京畿,民贫如此,老无所养,令人心酸!“军官这才仔细看看老人,甚至走进那间不挡风雨的土坯茅屋转了一圈,出来后,面se 大变,轻松和英武的气概不知到哪里去了,眉头紧蹙,默默无言。熊赐履面对这位满洲军官,也不知说什么才好。老人乍见一身戎装的骑者,十分害怕,现在觉出他并无恶意,也敢偷眼打量他了。

军官终于叹了口气,问道:“老人家,境况何以到这种地步?有谁欺负你了?“老人愁苦地望着他,口气中带着惊惧:“你?……”军官道:“老人家不要害怕,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旗下牛录章京……”熊赐履忍不住看了他一眼,他竟无端地红了脸,继续说:“但我舅父在刑部供职,有什么冤屈,你尽管对我说。〃老人疑惑地看看他,不敢开口。

“老人家贫寒到这种地步……我还有一位舅父在户部管赈济的福建清吏司做事,他专管周济贫民,总能帮你的忙吧?〃这位军官的舅父真多,也真有用。熊赐履又看他一眼,他装作没看见。老人却听懂了,〃扑通〃一声跪在他脚前,连连叩头说:“大老爷给小人作主!大老爷给小人作主!……”老人的湖广腔太重,年轻的牛录章京听不大明白。当老人滔滔不绝地诉说起来时,他就一点也不懂了。他摆摆手,要老人停下,说:“老人家是哪里人?〃熊赐履说:“章京大人,他是我同乡,湖广人氏。我来讲给你听……老人家,你讲吧,这位大人是一片好心哩!〃老人讲起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老泪纵横,岂不成声。

四十年前,老人家乡大灾,他孤身一人来到京师,从做烧饼、果子的小买卖起家,终于买地盖房、娶妻生子,家道很是兴旺。国变以后,京畿跑马圈地,他的几十亩好田尽被圈占,他到处哭号诉说,户部大人才给他换到凉水河边的沙质劣地,还分散在哩哩啦啦的三处地方。老人无奈,与两个儿子分了家,各种一处土地,勉强度日。不料顺治初年被旗下掠去的小儿子不曾死去,因为受不了主人家的毒打虐待,探得父兄消息,便逃了出来。第一次逃到二哥家,因逃人法严,二哥被当作窝主斩首;第二次逃到大哥家,大哥也因此丧命,他自己也因两次逃跑被主人家活活打死。三个儿子都没了,老人夫妇孤苦零丁,痛不欲生。但就是这样,厄运还是不肯放过他们。旗下一位参领看中老人的房地,强迫老两口投充,老两口不肯依从,那参领竟率人打上门来,硬指老两口窝藏逃人。老妻吓死了,老人被迫献出土地、房屋、财产,留下一条老命。如今一无所有,不得不在这破艹 屋里起身,借卖木柴换口饭吃……说到最后,老人声泪俱下,熊赐履的眼圈也红了。

牛录章京脸se 煞白,黑眉紧蹙在一起,粗重的呼吸清晰可闻。好不容易,他才开口问:“你为什么不去上告?〃熊赐履叹气道:“他怎么告呢?逃人法是朝廷大法,谁敢不遵?听说朝廷里凡是反对逃人法的人,一概革职流徙,连大臣也不放过。一个小小贫民,能有什么办法?〃老人听懂了,连连摇头摇手道:“不敢告,不敢告。旗下人原本就厉害,更不要说人家还是皇亲!〃章京浑身一震:“你说什么?谁是皇亲?〃老人害怕了,急忙跪倒,连连叩头:“没有,没有!我什么也没有讲!……”费了好大劲劝解、安慰,老人才战战兢兢地吐露了实情:劫夺他财产的那参领的丈母娘,是个老早嫁给满人的蒙古格格,她的同母异父妹子,是当今皇上的贵人。

年轻的章京大人也给吓住了,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熊赐履瞟了他一眼,心里冷笑道:原以为你真有几分胆识,不想也是个孱头!

熊赐履的想法或许从他眼睛里透露了出来,章京看他一眼后,忽然羞恼得红头胀脸,大喝一声:“你笑什么?敢轻慢我?看我把你……”他猛地噎住,静默无语了。

“章京大人,〃熊赐履心气平和地说:“学生什么也没有讲。〃章京气恼地哼了一声:“你是什么也没讲,可是你的眼睛什么都讲了!”“我的眼睛讲了什么?”“你……你在怨恨圈地投充逃人法!”“哦,章京大人,圈地投充逃人法害民如此之烈,百姓能不怨愤?你不是亲眼看见了吗?〃章京语塞。熊赐履叹道:“民穷则国弱,民怨则国乱,千古不易之理啊币凰布洌戮┐笕讼似厍械匚剩骸澳闼凳裁矗俊毙艽吐淖怨俗缘胤11铀担骸八稍刂郏嗫筛仓郏认驮缬薪袒澹2环pパe浚筒欢飧龅览恚〃章京大人望着熊赐履,好半天,突然笑道:“请教先生尊姓大名?〃熊赐履皱皱眉,严正地说:“姓熊名赐履,字敬修,湖广人氏,住南城龙泉寺边桃花坑……”“怎么,你就是熊赐履?〃牛录章京惊讶地脱口而出。这回,轮到熊赐履反问了:“你说什么?”“哦,没什么。听说过先生大名,日后一定要请先生赐教。

时间不早,先生可以回城了。”

“你呢?这位老人家呢?”

“放心,我自有办法。〃这位章京大人恢复了爽快,弯下身和蔼地对老人说:“老人家,我这里有马,请你坐上,我们一道去找那参领评理!〃说着,他得意地望着熊赐履,顽皮地挤挤眼儿。

熊赐履怀着惊异、敬佩、担心等等自己也说不清的复杂感情,望着马上老人、马下章京渐渐远去的背影。在夕阳的映照下,在瑟瑟的寒风中,那背影竟那般清晰,好象永远不会从平坦的原野上消失似的。

回城的路上,熊赐履心头萦回往复的,尽是今天一路的印象。可是,还有奇迹在等着他呢!

半夜,酣睡中的熊赐履被〃嘭嘭〃的敲门声惊醒。他家徒四壁,从不怕盗贼,而敲门声又响又急,也不象做暗事人的行径。他高声问道:“谁呀?〃门外有人答道:“请先生开门,有要事相求。〃熊赐履穿衣着鞋,点灯整容,一切收拾妥帖,才出去开门。他心里猛地一惊:借着暗淡的烛光和天上的微微星光,他看到从房门到院门,一直到竹篱外的大门口、路两旁,黑压压地站满了人。就门前的几位看,都穿着一式的黑袍号衣,头戴翻边皮帽,在黝暗的夜se 中,更显得一个个高大魁梧,目光灼灼。

熊赐履心里害怕,但一想到君子不畏强暴、不畏权势的古训,便又挺起胸,一晃脑袋,故作镇静地问:“赐履一介寒儒,诸公到此何干?〃一个穿号衣的走近两步,陪笑道:“先生大喜。京师大富翁罗公想请你设馆府中。”“罗公?〃熊赐履诧异地重复一句。他历数自己在京师的交游,并没有一个姓罗的富翁,还是大富翁。

“罗公亲自驾临了!〃穿号衣的回头一望,慌忙率众人退后,让出中间的路,一个个垂手低头,摒息而立,神态十分恭敬。熊赐履本来很怕他们踩坏自己的艹 根、花苗,见他们这么有礼,又不禁点头赞赏了。

罗公快步走来,对着熊赐履拱手一揖,笑容满面地说:“熊先生,大名久仰,如雷贯耳,今日识荆,三生有幸啊!〃这一套文人初晤的套话,他说得很自然,也很真诚,熊赐履不得不答礼:“实在不敢当!请进寒舍一叙。〃罗公毫不客套,立即进屋。两人分主客坐定,熊赐履抱歉地说:“尊客来得意外,恕赐履不能茶酒相待了。〃罗公哈哈一笑,爽朗地挥挥手:“应当我向先生谢罪,搅扰了先生清梦,失礼之极!不过迫于情势,不得不如此。罗某虽然声势烜赫,但不喜人前招摇,选在入夜来访,先生不见怪吧?〃罗公黑眉黑须,长得很有气概,尤其一双眼睛,湛湛如秋水,灼灼似晓星,而且快人快语,爽朗洒脱,很容易令人产生好感。熊赐履连连逊谢,罗公开门见山,毫不客套地说:“听说先生道德文章早就驰誉乡里,如今更是名满京师。罗某有两个亲侄,苦于没有高士教诲,愿请先生为师。〃熊赐履摇头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乃南方下士,何足为人师。况且我已设馆三年,早生厌倦,不日将归故里了。〃罗公非常诚挚地说:“家母寡居多年,望子成龙心切。但我兄弟均不争气,幼年失学,至今憾然。家母立意要使孙辈以文章道德立身扬名,只是名师难得,总不合意。如今得知先生声望,家母指名要请先生。为人子者,敢不从命?况且罗某对先生亦是钦佩万分,还请先生念我一片至诚……“熊赐履经不住罗公的再三恳请,也喜欢他那种豪爽的气度,便答应了。罗公大喜,说:“蒙先生高情厚谊,罗某一家感激不尽!〃他向熊赐履深深拜揖致谢后,直起身,对门外一声招呼:“来人,备马!〃几名精干旗人立刻进屋,向熊赐履请示如何收拾行李。熊赐履惊讶道:“今晚就去?〃罗公笑道:“先生不必惊怪,罗某办事向来喜欢干脆利落,当日事必在当日办完。今日罗某是亲来迎接先生的。〃熊赐履无法反对,只得由他。于是罗公陪同熊赐履骑马,几十名仆从提着灯,燃着火把,前导后从,热热闹闹地离开了熊赐履的桃花坑旧居。

走不到半个时辰,熊赐履就糊涂了,拐来拐去,都是他从未走过的道路,也辨不清东南西北。到了罗府大门,熊赐履又吃了一惊:好一所崇垣峻宇、灯烛辉煌的府第!他平生不曾到过这么富丽华贵的地方。但他牢记先贤教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维持着君子应有的气度。

罗公将他送进一所幽静小院的上房,便告辞而去。几名俊秀的书僮立刻上来殷勤招待,端茶进水,铺床下帐。不多时,一名老仆跑到他面前,恭敬地禀告:“禀先生,府中人多事杂,地方阔大,家规极严。先生有何需求,请立时告诉奴才,奴才当为先生奔走。先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