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云衢:大清最后的格格 第248章 西撤重庆(中)

作者:小雅鹿鸣书名:步云衢:大清最后的格格更新时间:2023/05/18 02:06字数:1513

  

为保存实力,守军在作出最大努力抵抗后向南翼转移,大场失守。

大场丢失,全线撼动,中央军部队撤退到苏州河南岸。

左翼军也奉命转移,仅留一个营的兵力,数百人坚守苏州河以北地区。

而这区区几百官兵,却依旧英勇地与前来进攻的日军展开战斗。

周旋整整三个昼夜,毙敌百余名,而所坚守的四行仓库阵地始终岿然不动。

最后在租界各国的请求之下,这只孤军才连夜奉命退回公租界中得以幸存。

苏州河北岸的日军六个师团于十月三十一号qiáng渡苏州河后,迅速向两路登陆日军靠拢。

淞沪地区七十万大军顿陷危险境地,再不撤退将成瓮中之鳖,被日军一网打尽。

此时的南京统帅部和淞沪战场各个高级指挥部已经方寸大乱,是撤是守,莫衷一是。

赵正南紧急传来消息,不日将派人准备把我们转移出上海。

早在战事之初,我便听从了陆鸣川的建议,将所有的不动产及不方便携带的物品都变卖出去,换成金条,存入外国银行中。

他说,现在是战时,那些纸钞和银元的价格随时会随着通货膨胀而变得一文不值,只有黄金才能保值。

而国禸 的银行,大都不是那么可靠。一旦日本人打过来,那些银行还能不能保住,这都还两说。

我虽然不怎么明白,但是我知道,他是不可能会害我的。

而此刻我才感觉到,他的建议,让人不得对他的先见之明感到叹服。

我知道了他们这次联合上海的各大商会,想利用沉船阻塞黄浦江南市到浦东段。

只有堵了江口,日军的军舰才能被阻挡住,不能顺利地沿江而上,将整个华中都拱手让给日本人。

赵正南的意思,是想让我们立刻撤离上海。

所以在赵正南给我送来消息的时候,我也派人告诉了他,希望他也准备一番,与我们一同离开上海。

可是陆鸣川给我的答复,却是说他不想离开。

我前前后后一共劝说了他四次,可是他给我的答复,竟然都是未改一字。

“夫人。”香妞收拾完了行李,突然跪在了我的身前。

“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有什么话起来说。”

我用力想搀扶她起身,可是她却倔qiáng地硬挺着跪在了我的面前。

我看着她,终还是坐了下来,“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夫人,我想留在上海。”说完,她便低下了头,不敢再抬头看我一眼。

“你想去陆爷那儿?”这丫头的心思,我懂。

要是搁在以前倒也罢了,可是这是生死存亡之际,她要是选择留在上海……

“是。夫人,我想跟着陆爷。”香妞鼓起了勇气,抬起头,坚定地说着。

“夫人,也许你会笑话我,笑我不自量力,笑我痴心妄想。”

“可是,我还是想为自己选这么一回。我想留在上海。”

“这么多年来,香妞伺候您,没有求过您什么。”

“现在,我只想求您这一件事,求您答应。”不等我答复,她便硬生生地给我磕起了头。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紧了紧拳头,将她扶了起来,“傻丫头,你可想好了?”

香妞重重地点了点头,“夫人,我想好了。”

“我不求什么,就只想在陆爷身边,伺候他,当个丫头,这就够了。”

我将紧拥住香妞的肩膀,“好,我答应你。”

从收拾好的细软中,我挑出了一些东西,用软布包好,交给了香妞。

“你伺候我这么多年,也耽误了你大好的年华。如今一别,不知再见何时了。”

“这些东西,你贴身收好,就当我留给你的念想吧。”

她颤抖着接下,当着我的面,放入了贴身的衣袋里。

给我磕了三个响头,挽起了包袱,含泪跑出了我的房间。

我忙喊了小六子,派人护送香妞到陆鸣川那里去。让他给陆鸣川带去了口信,请他代我好好照顾香妞。

“妈妈,香姨去哪儿啊?她怎么哭了?”

不明所以的赵欢抱着她的洋娃娃走了进来,看见我颓坐在床边,不由好奇问道。

我抬头看她,微笑了笑,“香姨要去陆伯伯那里,以后就不和我们在一起了。”

“为什么香姨要去陆伯伯那里?她不跟我们离开上海吗?”

“不了,她会留在这里。”我站起身来,环视了一周,见没有什么落下的,“走,我们也该出发了。”

赵欢乖巧地牵着我的手,跟着我下楼。

在楼下她见到赵睿后,立马松开了我,扑到了赵睿身上,“哥哥,我想你了。你听妈妈的话,让妈妈不要把你关起来了好吗?”

赵睿堪堪接住赵欢,有尴尬地看了我一眼,对赵欢默默点了点头。

刚刚离开上海,便得知消息,前方的将士听到日军登陆消息后人心惶惶。

有的部队已经出现混乱,大有控制不住之趋势,再不撤退,这七十万人就只有白白等死了。

于是蒋不再坚持,在十一月八号晚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战斗。

由于命令过于仓促,导致指挥失控,大撤退演变成全面大溃退。

各部队完全没有章法,陷入极度紊乱。

日军用飞机在天上轰炸扫射,地面部队穷追不舍,势如破竹攻占上海各镇。

十一月十一日,上海市长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十三日,国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jīng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

历经三个月的血雨腥风之后,淞沪会战最终拉下了帷幕。

参战官兵死伤近三十余万人,其状之惨烈无法用言语表述。

南京沦陷。

五万余日军进入南京,由此开始了连续六个星期,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十六日,国府国防最高会议向全国发出迁都重庆的通告。

二十日,国民政府宣布‘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

“妈妈,南京是什么样子的?”这几日,听得最多的一个地方,便是南京。

赵欢在我怀中问我,南京是什么样子的时候,我眼中噙着泪,手里的报纸已经被我捏得面目全非。

“南京啊,南京有夫子庙,有秦淮河,还有玄武湖、莫愁湖……”

我尽力维持着声线的平和,让自己的脑中不要去回想报纸上的那些像片。

“那时候爸爸和妈妈就住在莫愁湖边……”

“是不是叫九号公馆?我知道,我知道,爸爸说过九号公馆!”

“你好吵,能不能安静一会儿?”赵睿从我手中抽出了报纸。

他抬眼仅看了个标题,便迅速将报纸一折,塞到了赵欢不太注意的地方。

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到赵正南了,仅从他发回的命令当中得知,他目前还算是安全的。

带着孩子们,我们由小六子和卫队护送,迅速往西部安全的地方撤离。

和我们一样,往西面走的人有很多。

有权有势的,可以坐飞机、lún船、汽车等举家逃离。

而没钱的,都是挽着大包小包,推着临时做出来的简易板车或者一个扁担两个箩筐装满了东西的挑着。

由于我们的人和东西比较多,所以赵正南给我们安排的是lún船。

沿着长江而上,到了武汉的时候,我们才停了下来。

“夫人,前面就到了武汉,师座说让我们在武汉下船,等他过来。”小六子已经安排好了卫队的弟兄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船。我听到消息后,也和杨嫂一起收拾起了东西。

这些天的旅程让我觉得特别的累,觉得比以往任何一次外出都要辛苦。

赵正南安排好了上海的事情以后,被命令随淞沪警备司令部的人一起撤离。

毓薏的部下在淞沪之战中牺牲很大,以他对日本人的仇恨,本是想留下的,但是赵正南却没有同意。

原因很简单,上面都已经不支持抵抗下去了,他即便是有天大的能耐,又能如何呢?

在赵正南以保存实力,以待时机的劝服下,他终还是和赵正南一起到了武汉。

也许是在观望,也许是在犹豫,现在从南京撤离的机构,现在大都在武汉滞留了下来。

在我们到达武汉的一个星期后,我终于见到了几个月来朝思暮想的那个人。

赵正南将我紧紧拥入怀中,在我的脸侧低声耳语道:“小蓉,我好想你。”

我见赵欢轻笑着捂住嘴巴,一下觉得老脸发热,“孩子们看着呢。”

说完,我微挣扎了下,可是他却将我搂地更紧。

赵睿压抑着激动的情绪,恭敬地喊了一声:“爸爸。”

赵正南这才放开我,走到赵睿的跟前,摸了摸他的头发,鼓励道:“这次表现不错,以后爸爸不在的时候,你要好好保护好妈妈和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