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我要做皇帝第85部分阅读

作者:未知书名:我要做皇帝更新时间:2021/02/14 13:47字数:5952

  

很清楚,淮泗易手,附近和泗水对面的吴军都要发疯了。

他们必须坚守此地直到前线决战分出胜负

所幸的是,根据情报,附近吴军,最大的一股就是这淮泗的守军了,现在,淮泗的守军基本不是被消灭就是投降,剩下的小股部队想要集合起来,需要时间,也未必能集合起来。

同时,俪寄立刻就下令,焚烧淮泗口的楼船以及仓库所储存的粮食,更命人立刻断掉附近的桥梁,破坏道路。

这一连串命令下去之后,俪寄才开始着手安排防御。

第三百二十六节 选秀1

俪寄踏雪一击,奇袭淮泗口的消息传开。

天下震动。

稍微懂些兵法的都知道,淮泗口失陷,代表着在梁国境禸 的几十万吴楚大军顷刻面临绝境。

吴王刘濞收到消息的时候,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一口老血喷出,几乎当场昏厥。

所幸他反应快,用力一咬舌尖,保持住了清明。

事到如今,刘濞很清楚大事去矣

淮泗口一失,眼下这浩浩荡荡的大军,立刻就要崩溃

“不”刘濞猛的站起身来,十几年的谋划,日思夜想的大事,岂能就这么失败

“寡人没有败”刘濞双目赤红,心中想着:“昔者项羽破釜沉舟,巨鹿灭秦,淮隂 侯背水一战,会食赵地,寡人情形与此两事相近,还有一搏之力”

于是刘濞喝令道:“擂鼓升帐召集众将”

当务之急,就是在还有粮食吃的时候,鼓舞士气,凭着他刘濞这几十年来种下来的恩德与威望,刘濞认为,自己的手下将校还是会愿意与自己做这最后一搏

只要能在粮尽之前,攻陷睢阳,那么,整个局势立即就会逆转过来。

睢阳是丰邑大都,又是梁国国都,府长风文学www库之中的存粮多到无法想象

与此同时,睢阳城的王宮之中,梁王刘武得知了周亚夫遣大将俪寄韩颓当,成功攻陷淮泗口。阻断了吴楚粮道之后。

即使刘武对周亚夫非常不爽。

也不得不抚掌赞道:“寡人听说,昔者古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今日太尉三月不鸣。一鸣定胜负,寡人佩服”

言语之间,却还是有着对周亚夫的深深恨意。

刘武并不傻。

这么些天下来,刘武算是看明白了。

这太尉周亚夫是在利用他的梁国,用梁国军队的牺牲,来换取对吴楚的胜利。

至于皇帝大兄,恐怕也是坐观其成的。

正因如此。刘武才深深的恼恨上了周亚夫。

皇帝大兄,他不敢恨,甚至不敢在心里面有恨这个情绪。

但周亚夫。一个臣子而已,居然也敢对他这堂堂藩王,先帝苗裔的求援置之不理,更存心利用他。这就让刘武恨到骨头里面去了。

“大王。臣以为,为今之计,当防止吴逆狗急跳墙,仿效项王淮隂 故事,臣请大王立刻下令,加强城防,坐待吴逆自败”一个将军出列道。

梁王刘武闻言,心里头那点子不怎么愉快的情绪。顿时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刘武是个文青,文青性情散漫。随心所欲。

简单的来说,就是想到哪里是哪里。

喜怒无常,变化诡异。

比起远在昌邑,就算想骂也骂不到的周亚夫,眼前这个将军,真是让刘武见了以后心花怒放,极为高兴。

这将军身高八尺,魁梧壮硕,相貌堂堂,最难得的是知书达理,有儒将风范。

刘武崇拜孟尝君,最爱招揽四方食客,大将。

自从这个名叫李广的将军奉命来到睢阳协防以后,刘武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行事稳重,风度儒雅的将军,几乎有空就会召李广到身边讨教说话,尊重非常,几乎就差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了。

此刻,刘武听到李广的建议,别说李广说的有道理了,便是没道理也不会不给面子。

于是,刘武立刻道:“善,将军所言甚是,寡人就将这城防重任,交托将军了”

说着根本不管不顾的就将一个代表着他梁王刘武的印信和虎符交给了李广,一副诚恳深刻的模样。

李广甚至还没反应过来,稀里糊涂的受了印信和虎符,成了梁国的将军。

散会以后,步出王宮,一阵北风吹来,李广忽然感觉脖子有些发凉,心中更是非常不安。

身为朝廷大将,却受诸侯王印信虎符和任命,这是大忌

只是,想了想,李广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今上胸怀广大,太尉贤明威德,梁王又是仁厚亲番。

即使他受印,想必以天子之圣明,必不会降罪与他

而当俪寄成功拿下淮泗口的消息传到昌邑之时,周亚夫正带着义纵等太子的亲随在巡视营寨。

当周亚夫听到俪寄成功的消息后,他只是微微一笑,道:“吾知矣,尔等下去吧”

一副云淡风轻,荣辱不惊的模样。

等使者退下之后,周亚夫依旧带着义纵等人巡视营寨,与往常一般,亲自检查壕沟的深度,视察营寨的寨墙与弓矢的准备情况。

丝毫也没有半分奇袭之策成功后的喜悦和高兴的情绪。

义纵见了难免奇怪,于是,趁着一个无人的机会,问道:“太尉,曲周候弓高候奇袭淮泗成功,何以太尉并无表示和嘉奖”

此时的义纵,可以说已经成了周亚夫的脑残粉了。

随着与周亚夫的接触越发深入,义纵就越发的敬服周亚夫。

在周亚夫身边,义纵学到了过去所无法学到的知识,能明白了怎么调度大军,临阵应对,更让义纵感动的是,凡他有所问,周亚夫必然有所答。

这样的恩情,已经不是普通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所能涵盖的了。

义纵年少失亲,缺乏父爱,此刻,在义纵眼中,周亚夫就若自己的父亲一般。

高大威严智慧。

周亚夫闻言,微微一笑,道:“自古以来骄兵必败。古代所谓名将,皆是荣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se 。吾身为太尉,身负天子重托,安可得意忘形,当此之即,更应该镇之以静”

末了,周亚夫补充了一句,意味深长的道:“况且此时。胜负未分,多少大将,皆是在大胜之后大败啊。譬如章邯,巨鹿之时何等嚣张,龙且在赵国又是何等风光,最后呢所以。身为统兵之将。在没有看到敌人授首之前,应该保持冷静,谨小慎微,在胜利之时,要多思考敌人的动向”

周亚夫转身,看着义纵,问道:“义都尉,吾且问你:若君为吴逆。此刻,会如何”

义纵闻言。心中想了想,道:“回禀太尉,以末将之见,自然是提兵猛攻睢阳”

“若睢阳不能下呢”周亚夫继续问道。

义纵自信满满的道:“倘若睢阳急切间不得下,自然是猛攻昌邑下邑,死中求活”

这些天跟着周亚夫,义纵不说别的,至少是这军阵的知识学会了许多。

而这个问题又是如此简单,这些天,在周亚夫身边,听着将军们的议论和讨论,义纵自然知道,这两个选择是几乎所有汉家将军一致认定的结论。

至于刘濞会不会撤兵

开什么玩笑

自古以来,多少惨剧都是发生在撤军之时,猛攻睢阳或者昌邑,刘濞还能死中求活,但是,大军只要后撤,那立刻就是崩溃。

特别是此时,吴楚贼军,军中断粮,人心惶惶,一旦撤兵,马上就会有无数人开始逃亡。

到时候,可能只需要几千人就能把几十万的叛军统统像抓羊一样给抓起来。

只是这些问题,人人皆知,义纵不明白,周亚夫为何这么问自己。

周亚夫却立刻又问道:“那依都尉之见,吴逆猛攻睢阳不下,转战昌邑下邑,吴逆会攻昌邑,还是下邑”

“下邑”义纵面对这个问题,想了想回答。

“为何”周亚夫笑着问道,对义纵能回答出下邑这个答案,周亚夫深感欣慰,只觉得这些日子以来的教导总算没白费。

虽然,一般的将军在经过思虑后也能得出吴军必攻下邑的决定。

但,义纵不过从军三月不到,而且年纪不过弱冠。

这就难能可贵了。

周亚夫带兵这么多年,见过无数的聪明人,但能像义纵这样,成长的如此快的年轻人,他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样的年轻人,正该传我衣钵”周亚夫心里想着。

周亚夫非常清楚,平定吴楚之后,他恐怕就要离开军队,改任文职了。

否则,即使天子宽厚,恐怕也会夜不能寐

但他的儿子没一个成器的,不可能接过他的旗帜。

于是,他就迫切的需要一个人来帮助他完成他未尽的事业,这个事业就是完成汉军的骑兵化改革,将骑兵变成主战兵种,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

而义纵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具备。

他是太子的宠臣,未来的官场希望之星,更重要的是他还可能成为外戚。

汉室外戚,可是出则拜将,入则为相啊

这么想着,义纵在周亚夫的眼里,就变得更加重要起来。

二三十年后,义纵正当壮年,或许可以代表他这一代的老兵,远征大漠,追亡逐北,完成击败匈奴,实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想。

义纵却不知道这些,他只是老老实实的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道:“太尉,末将以为,吴逆倘若猛攻睢阳不下,胆气已泄,必不敢来昌邑犯太尉虎须,彼辈为求活路,自然只能猛攻下邑,寄希望求得一条生路”

周亚夫闻言,满意的笑了笑。

说实话,能想到这一步,义纵的表现已经远远超出周亚夫的预期了。

但周亚夫还是想试一试,这个年轻人的潜力和眼光到底有多深。

于是,他又问道:“下邑四战之地,于梁洛之间,都尉以为,吴逆会从哪个方向进攻”

这个问题,立刻就难倒了义纵。

义纵仔细想了想。将目前他所知道的消息一一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可惜,依然没有灵感。

这时候。义纵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丝光亮。

他想起来了,太子曾经教诲过他“倘若遇到难题,无法决断,不如先排除掉那些不可能的选项,此谓之排除法”

下邑,这个地方可谓是相当有名。

对于此地,义纵再熟悉不过了。

当年。高皇帝刘邦在彭城大败,几乎全军覆灭,与张良逃往下邑。正是在逃往过程中,君臣两人定出下邑之谋,改变了楚汉的战略态势,底定了日后亥下的胜利。

在脑海中回想了一遍下邑的地理地貌以及所有刘濞可能选择的进攻方向后。义纵抬头。试探着问道:“西北”

周亚夫闻言,浑身一震,盯着义纵,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

良久,周亚夫才问道:“都尉何以得知”

这一问出口,基本就等于承认,周亚夫也认为,假如吴军前来进攻。那么肯定会从西北方向进攻。

义纵憨厚的摸了摸头,恭身道:“末将亦也拿不准。只是,末将曾得家上教诲倘遇事不决,则汰其不能之选,再从中择一最佳”

“贼军自睢阳来,自然不可从南北两侧进击,而昌邑在下邑东方,更不可能”义纵解释他的思路道:“如此,贼军只能从西方进军,而下邑西北方向乃是雒阳,若自此进军而破之,则可直趋雒阳,彼时叛军必然饥渴难耐,人在绝境之中,肯定会下意识的选择一条最近的道路,是以末将以为,贼军必从下邑西北进攻”

顿了顿,义纵肯定无比,信心十足的道:“一定是从西北进攻”

周亚夫听完义纵的回答,愣了好一会儿,良久,他才道:“家上,真乃神授也”

他可是经过两三天的调查,反复研究,才得出吴楚肯定会从西北进攻下邑的定论的。

却不想,义纵不过是根据太子的一句教导,从人性出发,用一个简单的排除法就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对此,周亚夫除了用天授外,得不出其他解释

随后,吴楚联军果然发了疯一样,猛攻睢阳。

但在攻打了一天以后,不得不黯然撤兵。

睢阳城高墙深,即使吴王刘濞都亲自擂鼓助阵,可是,依然还是无法啃动。

在这个时候,刘濞也不得不改变作战方向了。

因为粮食已经不多了。

三天

三天禸 吴楚大军必须打开一条通向北方的道路。

不然,这大军没了吃喝,必然是崩溃

那么,刘濞只能在撤兵与东进之间做出选择。

撤兵,肯定是被排除的。

大家都不傻,刘濞更是清楚,自古以来撤兵都是大败的预兆。

几十万军队,后撤,一旦敌军追击,本方的殿后和狙击部队稍微应对不当,马上就是全军覆灭的结局。

更何况,现在吴楚联军人心惶惶,后路已绝,此时,刘濞很清楚,他前脚宣布撤军,后脚整个大军就立刻就会崩溃,人人都会开始逃亡。

与其那样,还不如去东边,去周亚夫的铜墙铁壁前试一试运气做最后一搏。

于是,刘濞想都不想,就下了决定改道下邑。

在刘濞看来,选择下邑,有很多好处。

首先,他可以拿高皇帝刘邦的故事来鼓舞士气,当年,高皇帝彭城一败,几乎是面临绝迹,正是在下邑重新崛起,并底定了击败项羽的基础。

对于刘濞来说,这也属于一个心理安慰。

其次,昌邑方向的壕沟和营寨,密密麻麻,多得数不清楚,对刘濞来说,去昌邑,那几乎就是去送死

再者,下邑离雒阳最近,只要能通过下邑,就可以去雒阳,雒阳有武库,有敖仓,只要能占据雒阳,那就不算输

最重要的是,刘濞心里面还有一根救命稻艹 。

起兵前,他曾让人去联络赵王刘遂,让其与匈奴人取得联系。

只要匈奴大兵破关,届时燕赵并起。长安腹背受敌,这成败就在两可之间了

是以,第二天早上刘濞大军拔营。只留下了几万人监视睢阳,其他二三十万大军,转道向着下邑进军。

这时候,长安刚刚接到俪寄奇袭淮泗口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到长安,立刻,全城都欢欣鼓舞起来。

在许多人看来,淮泗一下。大局已定

刘彻也是这么看的。

不是每个姓刘的都是打不死的小强,像刘邦刘秀刘备那样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崛起不断的失败,最后取得成功的人。那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英雄豪杰。

虽然刘濞算是一个人物。

淮泗一破,他的失败就不可避免

即使刘彻不是穿越者,也知道刘濞没有翻盘的希望了。

原因很简单,淮泗一下。刘濞与其根据地吴国的联系就被切断了。

几十万大军孤悬在外。没吃没穿,除非刘濞搬出系统流,变成天启坦克,或者化身亡灵巫师,不然,不可能翻盘

最关键的是,刘濞的军队都来自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江南人自古以来就有着严重的思乡情结。

亥下之位,四面楚歌。让项羽的大军都崩溃了。

刘濞虽然很厉害,但却还是不如项羽。连项羽都约束不住楚人在失败后必然出现的思乡情绪,他就更不可能了。

刘彻估计,此时,恐怕吴军的中坚主力,上上下下,都开始思念故乡了。

既然刘濞败亡已经注定了,刘彻就不再关注这些事情。

他最近忙的很。

既要管种田攀科技,还被皇帝老爹拉去当了壮丁,与少府兰台的尚书们研究着吴楚之乱后的藩国政策。

什么叫过河拆桥

什么叫翻脸不认人

老刘家充分的诠释了这两句话

刘濞还没授首呢,刘彻在与兰台的尚书们研究藩国政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讨论,怎么削弱诸侯王的权柄,防止再有人叛乱了。

政策很清楚。

只等吴王脑袋被送到长安,狭此大胜余威。

兰台的尚书们提出了许多限制政策,包括但不限于诸侯王从此不可再任命千石以上的官员,不可在任命和掌控郡兵,除了王宮卫队外,其他一切兵权收归中央。

这些限制与前世相比,相对轻了一些,链子没有那么紧,保留了不少本该本撤销的特权。

刘彻既然参与了进去,自然,也趁机塞了些俬 货进去。

譬如说,全面推行推恩令等等。

这些建议,兰台尚书们自然不敢反对,于是也写进了给天子的奏疏中。

此刻,刘彻正走在长乐宮的走廊中。

俪寄攻下淮泗口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整个关中的紧张气氛顿时就一扫而空。

宮廷之中也恢复了歌舞宴会。

这一次来长乐宮,刘彻是奉了窦太后的懿旨来的。

按照老太后的说法是,太子已经立了差不多半年了,是到了广纳秀女,充实后宮,早日为刘家开枝散叶,生下一个龙孙的时候了。

这也是刘彻身为太子的天然权力

事实上,刘彻也期待,能早日生下一儿半女。

一个没有后嗣的太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太子

前世,小猪迟迟不能生下儿子,不知道急坏了多少人,更令多少诸侯王蠢蠢欲动。

只是可惜,无论是义婼还是新纳的御姐,一直以来肚子都不见动静。

这就让刘彻心里有些打鼓了。

既然集中火力不行,那就只能靠博爱了。

在宦官的引领下,刘彻来到长信殿,这时候,殿中人群瓒动,数不清的公卿贵族,衣冠楚楚,俱都在列。

这些人一看到刘彻,立刻就像饿狼一样,双眼放光,几乎恨不得立刻跑过来献殷勤抱大腿。

人人都想着自己家的女儿,能被太子选中,从此位列后宮,成为皇亲国戚。

但刘彻却心知,这些贵族,尤其是彻侯家的女人,一个都不可能被选入。

汉室,虽然没有像明朝那样规定,后妃不可为贵戚之后,但是却也有着类似的潜规则。

看看史书上,历代汉室天子宠妃之中,除却外戚外,可有彻侯勋贵之女

答案是五个指头数的清楚

刘彻自然知道这个潜规则,事实上,皇帝老爹也跟他交过底了,除了公卿外,他看上谁都行

与一般人想的不一样,汉室的太子在正妃上虽然没什么话语权,但在正妃之外,却有着极大的自主权利,基本上,选谁不选谁都是太子说了算

譬如汉书就记载了刘婺亲自指妃的故事。

而且,汉室太子的选妃,其实是充满了娱乐性质的选妃。

基本上有点类似后世的选美。

一排排妹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站成一排,各展所长,尽其所能,取悦太子,然后太子看谁顺眼,就随手一指,那个妹子就晋级了

甚至,汉室的太子选秀的秀女范围,相当的广泛。

基本上老刘家是荤腥不忌的。

萝莉也好,御姐也罢,人qi也得

秀女之中可谓是应有尽有

刘彻走进长信殿中,满室公卿连忙纷纷起身恭迎。

刘彻自也一一还礼,然后,就被一个宦官带着坐到上首的太后銮座之下。

等了一会,窦太后在薄皇后的簇拥下自后殿走进长信殿。

刘彻与公卿们连忙起身拜迎。

“孙儿彻恭迎皇祖母”刘彻最近托陈阿娇的福,在窦太后面前的地位水涨船高,已经仅次于馆陶和陈阿娇,成为窦太后的新心肝宝贝。

因此,一听到刘彻的声音,窦太后就笑了起来,道:“太子坐到哀家身边来”

刘彻自然识趣,连忙起身,扶着窦太后,坐到坐位上。

窦太后坐下来后,笑了笑道:“今日太子可要多选几位美人,早日为哀家剩下皇曾孙,为我汉家开枝散叶”

刘彻自然连忙道:“诺”

第三百二十七节 选秀2

刘彻静静的坐在窦太后和薄皇后的下首,等待着待选秀女们依次入见。

他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案几的桌沿。

说实话,他还是颇有些期待的。

这一次选秀,可谓是美女云集,佳丽如雨。

据王道从少府打探来的小道消息,有好几位绝世佳人。

只是

不知道为何,刘彻此刻感觉有些别扭。

说起来,这得怪刘彻的皇父和皇祖父,老刘家在se 这个问题上,可谓是节艹 掉尽,刘氏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情节,相反,爱好熟女御姐的,远超喜欢青涩苹果的。

所谓楚王好细腰,宮中多饿死

是以,每到太子选秀年,民间各种鸡飞狗跳,狗屁倒灶的事情,层出不穷。

各种退婚悔婚甚至离婚事件层出不穷

刘彻觉得,要是后世点娘上的退婚流的主角来到西汉,估计得爆种几十次

但,刘彻感觉别扭,却不是因此。

身为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男人之一,占有更多漂亮妹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刘彻之所以感觉别扭,是因为他很讨厌这样的风气。

人qi御姐,固然见之心喜,倘若别有风情,那更是要赞。

只是,在这样的风气下,最终他的身边,恐怕就会充斥无数各怀鬼胎,满脑子争宠的女人。

刘彻记得,汉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宣帝的太子刘姟皆谀昵岬氖焙颍涑桢韭砹兼啡静〗溃僦涨拔兆帕鯅〗的手说:妾死非天命,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

虽然司马良娣可能更多的是看不惯那些平日里嫉妒她的妃子。因此临死了还挖个坑来坑人。

但空茓 来风,岂是无因

刘家宽松的选秀制度和到处都漏洞和潜规则的审查制度,注定了。最后能到太子面前走一遭的,基本都是些心计厉害无比。而且深谙手段的女子。

说起这老刘家的秀女甄别和审查制度,那简直就是一个筛子啊

连王娡这样本身有过丈夫,生过孩子的女人,都能堂而皇之的以良家女的身份入宮选秀。

其他不过订婚或者结过婚的,就更容易混进来了。

而且野史上,类似皇室禸 部收受秀女好处的记载也层出不穷。

譬如王昭君的故事就很好的证明了,在刘氏治下的宮廷,光是长的漂亮。有着才貌,不一定就能见到皇帝。

你不送钱,走后门几乎就等着放弃了竞争,放弃了上位的机会。

这就好比后世的苦逼写手,你不刷,就会被刷子们骑在头上。

想着这些事情,刘彻就揉了揉太阳茓 。

作为这个国家未来的主人,刘彻很清楚,管好自己的女人,也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拔掉无情固然大丈夫。但,刘彻却很清楚,自己做不到。或者说觉悟不够。

这样一来,选择枕边人,就成了一个必须考虑和权衡的问题了。

“出身赵国的暂且全部淘汰掉吧”刘彻在心里想着。

赵国的女子,在此时可谓鼎鼎有名,以风情万种著称,像是馆陶长公主给刘彻的老爹拉皮条,那些献上去的美人,十之八九,都是来自赵地。

这真不是刘彻地域歧视。而是此时,赵地的风气大抵如此。

前世他是河间王。而河间本身就是自赵国割裂出来的一个郡。

身为君主,刘彻实在太清楚大部分赵国的地主士绅精英阶级是些什么货se 了。

那些家伙。一个比一个精明,也一个比一个厉害。

而且赵地风气奢靡,攀比之风盛行。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甚至连民间,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后来太史公著史,就毫不客气的评价赵国与附近的中山常山等国,说他们男子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椎剽,休则掘墓做巧奷 治,多美物,为倡优,至于女子,鼓鸣瑟,游媚富贵,入后宮,遍诸侯。

终汉一世,赵女,尤其是赵国的美女就是守不住寂寞,喜欢蹦跶的代表。

著名的赵飞燕姐妹甚至能逼的元帝那个二货亲手杀子,可见其手段厉害到何种地步。

更严重的是,赵飞燕姐妹还给元帝戴了许多顶绿se 的帽子。

刘彻可不希望,自己以后头上出现绿se

正思虑着,一个宦官,捧着一份帛书名册来到刘彻跟前,跪下来,拜道:“殿下,这是本次的秀女名册,请殿下过目”

刘彻看了看窦太后和薄皇后,在得到两者的许可后,才起身,先恭拜太后皇后,然后才接过名册。

名册接到手上,刘彻首先就感觉到,挺厚实的。

他安坐下来,翻开名册。

这帛书还是挺厚的,足足有十几层之多,摊开来的话,大概能有好几米的样子。

刘彻翻开第一页,就见到上面写着文字,大抵是秀女的姓氏籍贯背景以及模样的描述。

像野史中所说的画像,倒并不曾出现在帛书之上。

想来,要嘛就是此刻干脆还没有宮廷画师,要嘛就是汉室从来就没有过画师这个职业。

稍稍想想,刘彻觉得也对。

在这个竹简为主的时代,想要在竹简或者帛书上画一个人物肖像

恐怕难度不比弄出大炮低

“这帛书之上,怕是写了数百秀女的名讳”刘彻拿着帛书暗暗咋舌,几百个妙龄少女,御姐loli人qi排着队,任他选择。这样的待遇,恐怕也就只有皇帝和太子才可享受到。

“名字写在前面的,恐怕都是使了钱,或者有关系的秀女”刘彻心里想着。

这几百个女子,自然不可能人人都能入选。

实际上,每次选秀,一般都只有三五个幸运儿能得到太子的认可。

更关键的是,这名册上密密麻麻几百人,不管刘彻也好,薄皇后也罢都没有那么多时间一个个亲自看。

那怎么办

自然是从名册中抽取了。

可能某个妹子名字取得好,然后太子就决定要见一见她。

譬如王娡,就是名字取得好

让刘彻的老爹见了眼前一亮,然后就放进观察名单里了。

当然,更多的情况下,是看帛书上的评语。

是否貌美,是否有才,性情如何,家世怎样,这些都是加分的选项。

刘彻看着那个宦官,心里更想道:“恐怕,这个帛书上被动不少手脚呢”

这几乎是肯定的

想想王昭君,再想想卫子夫,就知道这些家伙肯定在这些事情上面使了手段。

果不其然,刘彻翻开帛书,第一页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卓文君

这个名字甚至就是直接排在第一位的

“卓王孙这个土豪,真是阔绰”刘彻心里腹诽着。

但对于卓文君,他却是兴致勃勃。

虽然她今年才十二三岁,典型的loli一只,但是,刘家向来有养成的传统

而且,对于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才女,知性女性的代表,刘彻更是充满了期待。

于是,他不动声se 的对那宦官道:“临邛卓氏进献的家人子与程郑氏的家人子,可”

那宦官脸上顿时大喜,俯首道:“诺奴婢这就去带这两位来面见殿下,太后皇后”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八节 选秀完

汉室的传统,太子选秀,一般一次是五位秀女觐见。

是以,刘彻就随便又选三个女子。

纯粹是看着对方名字有些好感或者干脆就是没怎么想,拿来凑数的。

老实说,这么做对其他待选秀女是很不公平的

因为,汉室的太子妃嫔是有数量限制的,一般来说,初次太子初次选秀,最多也不过选出十来个秀女作为太子的妃嫔,由太后或者皇后给予诰命,册封为良人或者良娣。

然后

剩下的没有被选中或者甚至连太子面都没见到的秀女,就只能背着一个家人子的头衔,在宮廷中煎熬了。

按照汉室的制度,家人子秩比佐吏,一年俸禄是一百石

这么点儿俸禄,想在宮廷里过上什么好日子,那无疑痴人说梦

当然,这些女子也并非就从此就没有了出头之日了。

汉室的太子选秀,年年都会举行,这些家人子,也还有机会再次出现在太子甚至皇帝面前。

只是,每次太子选秀,都会有新人加入。

新人更年轻更漂亮也更有底蕴。

所以,一般,大多数没能被选上的秀女,最终的结局都是蹉跎宮廷,靠着一点微薄的俸禄艰难度日,等到皇帝驾崩,下诏释放宮女奴婢,她们才能有机会出宮。

只是,这世界上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公平

感慨间,欢快轻松的乐声响起。

在几个侍从官的引导下,五位待选秀女,次第鱼贯入殿,朝着上首的窦太后和薄皇后盈盈素拜:“妾身等拜见太后皇后家上”

“平身罢”窦太后微微吩咐着:“来人,给诸位家人子赐座”

“妾身等谢太后恩许”秀女们整齐划一的恭身再拜。然后,就被宦官们领着坐到离刘彻不远的席位上,几乎是与刘彻正面相对。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太子观察待选秀女的外貌。

说起来,刘家的储君选秀。比起后世那些繁琐复杂的流程,简单快捷得多。

汉书上记载,刘姟皆谒韭砹兼吩缲埠竺泼撇焕郑谑切弁趸屎笤谇胧玖诵酆螅阕橹艘怀憷锤鯅〗放松放松。但刘姟礁账懒税芯醪换嵩侔耍久挥心歉鲂乃迹皇前谕趸屎蟮那槊妗2坏靡丫退姹阌读艘痪渌担何揖醯闷渲幸桓龌故呛芷恋摹br >

实际上,这货根本看都没有看那五个秀女。

然后,王皇后就自动脑补了一个坐的离刘姟奖冉辖腋蘸媚翘齑┝艘患每吹囊路拿米樱垢鯅〗送了过去。

然后,刘姟秸飧觥芯醪换嵩侔恕奈那嗵拥碧焱砩暇屯屏四歉雒米印br >

谁曾想这一推居然就出了个暴击,没多久那个妹子就怀孕了。

汉书上之所以记载这个故事,是因为那个妹子后来生下了宣帝的皇太孙后来的成帝刘婺,她还有个侄子叫王莽

至于此时,太子选秀更加简单直接。

基本上。选谁不选谁,全看太子喜好。

是以,这选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概是这个时代最平等的事情。

长的漂亮,能让刘氏的太子喜好的,出身再烂,也能立马飞上枝头做凤凰。

譬如已故的太皇太后,后来的小猪卫皇后,宣帝许皇后,成帝赵皇后,都是出身底层的女子,卫子夫甚至还是个连平民都不如的家奴。赵飞燕姐妹就更别说了

长的不漂亮,出身再高贵。也是白搭

刘彻微微扫了一眼坐在他对面,低着头。局促不安的五个女子。

就这一眼,即使刘彻,也颇为动容。

刘彻的眼眸之中,倒映着对面恭身静坐的五个少女。

她们的年纪大抵从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不等。

人人的身上都穿着一件黑se 的绕襟曲裾深衣,这种服饰是汉宮中妃嫔常穿的服饰。

在刘彻看来,这是一种即使放在后世,也能上巴黎时装展览的优秀女装。

它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衬托和彰显女子形体的设计要求。

通俗点来说,就是这种深衣,能将女性的婀娜身姿尽显无疑。

尤其是其收紧的下摆,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设计。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

此时,女性的亵裤尚未发明

咳咳

是以,在刘彻看来,这种设计,简直就是在诱使皇帝或者太子犯罪

想想看,后世的男人,连看到黑丝制服ol什么的,都能有冲动,更何况是如此含蓄而大胆的服饰

所以,刘彻也理解了,为什么刘姟交崮敲疵唤诓佟br >

答案很简单,只要不是柳下惠,根本无法拒绝得一个娇滴滴得妹子穿着这种衣服在你面前走来走去。

最重要的是,这种绕襟曲裾深衣,按照传统,待选秀女都可以自行改装,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这也是宮廷默认的一种秀女竞争的方式。

汉人对待衣饰有着极强的偏执感。

在这个衣襟向左还是向右都关系到华夷大防的时代。

衣饰怎么样才能做到既落落大方,端正得体,又能引人注目,得到太子欢心,这也是对所有秀女的考验。

在这个时代,穿错了衣服,轻则让人讨厌,重责可能失去天下

譬如,王莽末年的更始帝就是死在穿错了衣服上面。注1